第27章 預測(1 / 2)

再是快活,正事還是要做,薛觀依約赴宴。

袁紹親迎於門,熱情接待,簡單寒暄之後,引薛觀至正廳入席。

薛觀入廳,見廳中早有二人,各坐一方食案之後。

看到薛觀進來,二人起身見禮。

一人身長七尺,也就是一米六左右,相貌乏善可陳,隻有一雙眼睛透著精光。

一人身長八尺開外,和薛觀相若,大概有一米八六,相貌堂堂,端方穩重。

袁紹給薛觀介紹,矮個是曹操曹孟德,高個是劉表劉景升。

袁紹道:“這二位都是吾之摯友,聞明德文武皆鼎,心慕之,因求一見。”

薛觀微笑回禮,道:“隻是略有小成,卻得二位看重,多謝了。”

劉表微微頷首,曹操卻道:“汝有本事,何用自謙?不過見了薛子,操有所疑惑,還想請教。”

薛觀道:“請問。”

曹操道:“薛子為何剃須?”

薛觀一怔,在《孝經》中,將“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列為孝之始,曹操此問,顯是隱含詰難。

剃須關乎孝道,在古代是大事,不像結發髻那樣的小事難以預料,薛觀早有準備,毫不慌亂,從容答道:“薛家隱居終南深處,其地非常潮濕,蓄須極易滋生陰蚤毒虱,毀人康健,因此族中嚴禁蓄須。”

扯家族的大旗,明言一族上下都不蓄須,自然就無礙孝道。

曹操笑道:“聽聞薛子雅致從容,吾今試之,果如其然。”

袁紹不悅:“孟德怎能胡來?”

薛觀笑道:“無妨,我正好借此說明情況,免得諸君猜疑。”

袁紹道:“明德大度,請入座。”

入座坐定,酒食奉上,眾人一邊飲宴,一邊交談。

先互相恭維一番,接著又是曹操引發話題。

曹操道:“近日聽本初言,謂薛家遠勝當世,吾本不信,見了薛子,方知言之確鑿,薛子所用之器,確都世所難及,不知薛家因何而盛?”

曹操的做法很唐突,正所謂交淺言深,君子所戒,豈能剛一結識,就問這種問題?

袁紹和劉表都微微皺眉,不過也沒出聲阻攔,想來也是希望得知答案。

薛觀環視三人,心中感歎,這都是未來的強人啊。

曹操就不用說了,人所共知的絕世梟雄,就是袁紹和劉表,也不可輕視。

袁紹經略河北,執政有方,河北士民皆擁護愛戴,由此名望大張、兵馬強盛,穩壓曹操多年,若不急於求成,穩固發展,徐徐圖之,問鼎天下也並非不可能。

劉表則是漢末名士,著名黨人,48歲時單騎入荊,其後穩鎮荊襄,據地千裏,帶甲十餘萬,四方諸侯無人敢犯。

可惜劉表生不逢時,顯露崢嶸時年事已高,遂無爭奪天下之心,但也不失為一代豪雄。

這樣三位未來人傑,此刻卻聚精會神等他胡謅,真是榮幸啊。

整理了一下思路,薛觀道:“我們薛家之所以強盛,沒什麼秘訣,隻是不因循守舊,堅持銳意進取罷了。”

曹操一愣:“就如此簡單?”

薛觀笑道:“道理淺顯,但要在方方麵麵推行,並常年保持不懈,絕不簡單。”

曹操想了想,點點頭道:“有理,此法看似簡單,其實很難,莫說方方麵麵常年不懈,就是某處偶有革新都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