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觀手下無人,隻得吩咐王堔:“你點收一下,找個廂房存放。”
等王堔和一眾仆人退下,樊推道:“我家主公明日於府內設宴,欲當麵致謝公子,還請公子賞臉一行。”
這事正中薛觀下懷,立即道:“聽聞何使君禮賢下士,風度翩翩,我早有意拜訪,這下正好遂了心願。告訴何使君,明日我定上門拜訪。”
等樊推離開,袁紹道:“以明德的身份,還是在京城尋處府邸為好,不然頗有不便。”
袁紹現在還沒出仕,隻要自己不在意,來宿肆拜訪並無不妥,但何進這樣的高官就不宜來了。
像這種謝恩之事,本該何進親自上門才是,如今這樣本末倒置,有些減損薛觀的身份。
薛觀一想也是,再說現在看上了何裳,也該置處家業,好以後雙宿雙飛。
雖然這在計劃之外,但隨性而行嘛,就這麼定了。
薛觀道:“本初說的有理,不日我就去買個宅院。”
袁紹忙道:“吾名下有幾處宅院,明德可任選一處。”
薛觀道:“不用了,我也不急,慢慢找尋就是。”
不等袁紹繼續糾纏,薛觀起身,道:“找房子是小事,正事要緊,我去給你拿書,你稍等。”
說完,薛觀走出正房,隨意進了間廂房,從儲物空間取出一大包書,拎著返回正房。
袁紹見薛觀拎著包東西回來,急切地問道:“這裏麵就是三十本製書術?”
三十本書用牛皮紙緊緊裹成一包,袁紹看不清內裏,固有此問。
薛觀點點頭,將一包書遞給袁紹:“對,裏麵是三十本製書術,外麵是包裹,隨意撕開就成。”
袁紹接過,摸了摸牛皮紙,道:“這也是紙?”
薛觀道:“是,這是包裹用紙,防髒。”
袁紹道:“吾看此紙也是不錯,用來包裹可惜了。”
薛觀笑道:“等造紙廣傳,各種紙張都會多不勝數,沒什麼可惜的。”
袁紹點頭:“也是,推廣之後,此物當隨處可得。薛家獻出此等良術,真是利國利民啊。”
袁紹得了書,已無心再呆,簡單聊了幾句,向薛觀告辭,匆匆離開。
小院清淨下來,薛觀閑坐了一會兒,然後背著手,踱步到堆放何家禮物的廂房,欣賞收獲。
金餅已不稀奇,薛觀主要看那百塊白玉。
一看之下,都是細膩光潤的好玉,製成各類飾品,裝了滿滿幾盒。
薛觀當然不懂玉,但看玉的品相都不差,又出自何府,想來價值不低。
不過都是成品,漢代特征鮮明,恐怕在現代不好出手。
賣個一、二件是沒問題,但上百件優質漢玉出現在市場,又說不清來源,難免會讓人懷疑,甚至會驚動官方,惹出麻煩。
薛觀自己倒不怕,但是父母還在現代,總要顧及。
薛觀心道:“這些玉還是拿去換黃金吧,那玩意容易出手。其實販玉也不是不行,現代玉料缺乏,價值高昂,弄些玉料回去賣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