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8節 自卑是成功的墓地
成功者和有
錢、很有權,內心也總是灰暗和脆弱的。但是他們又有共同點,那就是人類天生的自卑感
。
自卑,通常被解釋為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也就是個人認為在某些方麵因技不如
人而產生的消極情感;自卑感就是個體把自己的各方麵能力、個人品質估計偏低而產生的消
極意識。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優勢,沒有信心,進而悲觀失望,不思進取。假如一
個人陷入自卑的深淵,那麼他就會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便無法發揮。所以自卑是邁向
成功的絆腳石。
就拿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來說,在1951年,英國的弗蘭克林從自己拍攝的X射線照片上發現
DNA的雙螺旋結構後,他計劃就發
現做一次演說,但由於自卑,他躊躇再三,終於放棄了。1953年,科學家沃森和克裏克也發
現了同
樣的現象,從而提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假說,使人們進入到生物時代,並因此獲得1962年
的諾貝爾醫學獎。多麼可惜呀,若不是自卑,這個發現應該記在弗蘭克林頭上。自卑,使
他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
1自卑形成的原因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說:人類的所有行為,要麼源
於自卑感,要麼是對自卑感的超越。
自卑感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於每個人身上,隻是程度不同而已。人們對改進現狀的追求是永
止境的,因為人類的需要是永無止境的。但由於人類無法越過宇宙、跨過時空,無法擺脫自
然的束縛,所以就產生了自卑。從哲學角度上講,人產生自卑是無條件的。不過,對於具體
的個人而言,產生自卑的原因卻是千差萬別的。
人類認識自我常常借助於外部環境的反應和別人的評價態度。這早已被心理學家證實。
如一個畫家,對自己很有信心,但是如果每個和他接近的人都說他畫得不好,這時他就會產
生自卑。
阿德勒的親身體會也證實了這一點:他的數學成績很差,老師和同學們都說他笨,這使他認
為自己
是個數學低能兒。但有一天,他卻做出了一道連老師也沒有做出的數學題,他這才發現自己
的信心和能力,從此走出了自卑的陰影。所以有些低能者,甚至有些有心理缺陷的人,
在別人的積極鼓勵和幫助下,也能建立起自信,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潛能。
從主體角度看,自卑的形成主要與以下因素相關:
(1)與從小的培養鍛煉有關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的童年經曆有時雖會被淡忘,甚至在意識層消失,但是在潛意識
層是不會消失的,童年經曆對他的一生都有很大影響。不幸的童年會使人產生很強的自卑感
。有的人從小就依
賴父母,而父母也處處顯得比他們強得多。所以不自覺地,人就產生了自卑,認為自己不如
父母。
有些人從出生到上學,到參加工作,甚至到成家立業,幾乎都是由家人、教師、單位
領導等決定和安排的,而不是由自己選擇決斷的。
有些人由於出生和成長環境差,比如父母親文化素質差,從小教育不得法,凡事受壓抑,極
少有機會去獨立完成某項工作,極少有機會去獨立實現某個目標,事事隻能依順他人、聽從
他人。這種自我鍛煉的機會越少,自信心就越弱,往往也就成為產生自卑的根源。
(2)與一個人掌握知識的多少有關係
知識麵愈廣,自信心就越強;相反,知識缺乏的人,信心也不會太強,大學畢業生就
比小學、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更有信心。不過,也不能單以文憑來衡量一個人的知識。
有許多特殊情況,有些人雖然受正規學校教育很少,但他們通過自學和實踐等多種途徑所得
到的知識卻很多。比如愛迪生隻受過幾個月的學校教育,但他對世界的認識,遠比一般大學
生、研究生多。
(3)與一個人掌握技能技巧的多少和熟練程度有關
通常情況下,掌握了幾門熟練技術的人又比隻會一門技術的人更有信心。一個具有熟練技術
的工人比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更有信心。不過,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什麼都會一點、但
什麼都不精通的人不見得會比精通一門技術的人更有信心。
(4)與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有關
有較豐富的實際經驗、綜合能力,素質水平較高的人,就比一般人更有信心。口才、寫作、
際關係能力、管理能力、領導能力等常常體現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素質,這方麵的能力水平越
高,人的自信心就越強。不過也有一些成大事者,隻具備某一方麵的能力,而綜合能力水平
較差;還有一些成大事者,隻是由於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偶然地成就了事業他們同樣會
缺乏、甚至嚴重缺乏信心。成大事者缺乏信心,帶來的危害更大,因為他們的影響力更大。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在各個方麵都是最優秀的,理論上也是不可
能這樣的。所以,人都會有自卑感,隻是程度和表現不同罷了。
一個具有良好個人素質的人對自卑的克服做起來比較容易,同時他還可以以此建立起自信。
拿破侖?希爾講了這樣
一個故事:3個孩子都是初次到動物園,他們都站在獅子籠子前,一個孩子躲在母親後麵說
:“我要回家”;另一個孩子站在原地,臉色蒼白地說:“我不怕”;而第三個孩子則說:
“媽媽,拿棍子打它嗎?”事實上,三個孩子都已感到害怕,隻是他們有不同的表現。但
無論是什麼樣的表現,他們都是有自卑感的。但顯然第三個孩子克服起來要容易得多。
2自卑的類型
一般來說,自卑分為以下幾種:
(1)孤僻怯懦型
由於自己各方麵能力的欠缺,所以總是小心翼翼,不敢招惹是非,不肯冒險,不參與任何競
爭,總是逆來順受,喜歡獨處。
(2)無事生非型
當一個人太自卑的時候,他會采取和孤僻怯懦型相反的態度,處處挑釁,對他人進行攻擊,
好鬥,常發怒,脾氣暴躁,愛譴責人。
(3)幽默滑稽型
他們總是扮演滑稽的角色,用笑來掩飾內心的自卑,這也是一種常見的自卑形式。
(4)醉生夢死型
這種人總是不敢麵對現實,感到自己無力改變現實,可又不願承認。隻好借酒消愁,整天活
得醉生夢死,以此來擺脫現實。
(5)盲目從眾型
由於自卑而沒有信心,對自己的觀點、理論不敢堅持。所以總是和別人、和大多數人保持一
致,惟恐自己有不同於別人的地方。
上述幾種自卑表現形式,也是一些對自卑的消極反抗,被稱為“自我防衛”。消極的防衛會
使人消耗大量的精力,常常導致碌碌無為。
自卑是成功的天敵。我們可能曾有過這樣的經曆:在我們樹立了去承擔
某項任務的決心後,一旦自卑出現,並開始占據我們的心靈,它就會削弱我們的雄心,我
們的情緒也就會慢慢地被懷疑所主導,以至動搖最初的信念和追求。於是那些我們在計劃中
已規劃的事情,那些我們早已確信完全可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事情,就因此而永遠不會真正開
始。
我們開始自卑並不斷加深自卑的意念,這樣的結果會導致最終的放棄。
這世上有許許多多人本來都具備成功潛質,但卻因為他們的懷疑和恐懼,而使他們失
去了完成事情的信心,這樣,他們實際上就已經喪失了成功的基礎。
信心是人類走向成功的巨大動力。而自卑卻是破壞性的,並且還會扼殺我們的努力。
當一個人的頭腦充滿自卑時,他就不可能為此而付出最大的努力。許多人盡管受責任感的驅
使而去工作,但他們卻仍然帶著懷疑、恐懼和擔憂的心態,這就使他們失去了遠大的理想,
也使他們喪失掉把事情進行到底的勇氣。
自卑使我們容易背叛我們試圖去完成的事業,使我們容易背叛我們所有待實現的目標。自卑
更是決心和毅力的殺手,是希望和計劃的破壞者,是雄心的敵人。
而自卑卻來源於我們的內心深處,當一個人的大腦充滿了自卑時,顯然,他已經不大可能從
事任何建設性的、創造性的事情了。每一種自卑情緒都會磨滅?嗣塹南M次頤欠芙?
鬥誌。
自卑者麵對生活缺乏勇氣,不能與強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掙紮。沒有
人願意自卑,人人都渴望將自卑像枯草一樣從內心深處拔出來,扔得遠遠的。
曾任美國國會參議員的愛爾默?托馬斯在他15歲時,與同年齡的少年相比,不但長得太高了
,而且瘦得像支竹竿。他除了身體比別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賽或賽跑等方麵都不如人。於是
他成了同學們常取笑的對象,被人起了一個“馬臉”的外號。托馬斯被自卑、憂慮所困擾,
他的自我意識也很重,不喜歡見任何人,又因為住在農莊裏,離公路很遠,碰不到幾個陌生
人,因而也沒有自己的交際圈子。
托馬斯說:“如果我任憑煩惱與恐懼占據我的心靈,我恐怕一輩子也無法翻身。我的尷尬與
懼怕實在難以用文字形容。一天24小時,我隨時為自己的身材自卑,別的什麼事也不能想。
的母親了解我的感受,她曾當過學校教師,因此告訴我:‘兒子,你得去接受教育,既然你
的體能狀況如此,你隻有靠智力謀生。’”
幸運的是,不久以後發生的幾件事幫他克服了自卑感。其中有一件事帶給了他勇氣、希望與
自信,改變了他以後的人生。這件事的經過如下:
入學後的第8周,托馬斯通過了一項考試,得到一份三級證書,可以到鄉下的公立學
授課。雖然證書的有效期隻有半年,但這是他有生以來,除了他母親以外,第一次證明別人
對他有信心。
隨後,一個鄉下學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資聘請他去教書,這更證明了別人對他的信心。
領到第一張支票後,他就到服裝店,買了一套合身的服裝。
他生命中的轉折點,戰勝尷尬與自卑的最大勝利,發生在一年一度舉行的集會
上。他母親敦促他參加集會上的演講比賽。結果大出他本人的預料,他得了第二名,並且獲
得了一年的師範學院獎學金。事前,他連單獨跟
一個人說話的勇氣都沒有,更何況是麵對很多人。那當然是天方夜譚。但是在他母親的堅持
下,他還是報名了,並且為這次演講做了精心的準備。為了把演說內容記熟,他對著樹木與
牛群演練了上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