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6.12專案組(2 / 2)

嚴明在會上詳細彙報了緝毒大隊與省廳合作,正在追查的一個製毒販毒大案的調查情況,指出大鳳山藥材基地就是在調查過程中進入緝毒隊視線的。

葛雲狀等市縣領導則在會上分別發了言,對長豐出現有組織的毒品團夥深感震驚之餘,更對各自沒能及早發現案件苗頭而作出深刻檢討。

羅民在他們發言時,眉頭始終打成重結,眼中流露出濃重的失望。

他在會上宣布,以昨的日期為界點成立“6.1”專案組,全麵調查長豐毒品案,他指出:“……毒品的危害眾所周知,所以,這個案子一定要徹查!對於與此案有關的各級部門領導、幹部,不管誰涉及其中,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孟謹行與朱一飛到的時候,羅民正在慷慨發言,會議桌被他敲得沉悶作響。

會散後,羅民在劉國華的陪同下,匆匆上車返回都江,臨走出會議室前,他朝坐在門口的孟謹行不經意地看了一眼,孟謹行卻被他目光中的精光刺得心頭一跳。

專案組就地召開了動員會,省紀委監察廳副廳長、專案組長顧展看著在座的專案組成員,深感自己此次踏進了大漩渦,能不能不負領導重望辦好辦實此案,將直接關係到未來的前途。

接到省紀委副書記、廳長楊培義的通知,趕赴申城的路上,顧展接連接到省政法委書記史銘、新任省委組織部長慕新華的電話,他們在電話中向他隱晦地表明了同一個意思,此次申城的案子一定要深挖,務求徹底拔掉撐在毒品團夥頭頂的保護傘,還申城百姓一個朗朗青。

原本顧展以為需要深夜奔赴申城,隻是因為申城的案子正好被羅書記給撞上了,待楊培義語重心長地向他強調要頂住壓力、堅持原則、從嚴辦案後,再接到史、慕二人的電話,他立刻敏銳地意識到,這個案子不是單純的毒品案。

雖然顧展所經曆的大大案子無數,但他從未有一次像現在這樣,敏銳地捕捉到有可能讓自己在政治上更進一步的機會。

西南官場一直有個奇特的現象,重要部門直至省委、省政府的領導,申城係是壓倒多少的一派。

盡管申城一直是西南的經濟落後城市,但從來不妨礙申城係的官員在關鍵時候拿出奪目的政績升遷。

無論是慕新華、史銘,還是他的頂頭上司楊培義,都是申城出來的領導,近年來更是出現了申城的支係——長豐係,一批類似高根榮、翁燦輝,以及三江市的一批班子成員,都出自貧困縣長豐,而這一切,都得益於申城人有個得力的老鄉——省長白岩。

所以,坊間這些年常常有傳言,要想當官,走進申城,要想升官,靠近申城係。

而白岩的申城係,一直以來與書記羅民等領導多有不和,台上台下各種較勁從來也沒有斷過,包括這一次換屆,所有人都以為羅民會離開西南,沒想到他卻穩穩地留了下來,使白岩硬生生失去這輩子再往前更進一步的夢想。

這幾個月來,白岩已經多次因病入院,所有人都猜測這是心病,以白岩的性格,心病不除,要想重新精神抖擻工作很難。

為領導排憂解難曆來是底下人的義務,無論身處哪一級別的幹部,似乎都自覺地有這樣一種意識存在。

顧展分析,楊、慕、史等人先後給自己作行前動員,其目的應該就是要把這個案子拖進高層的權力鬥爭。

動員會開至深夜,馮海洋前來慰問專案組的領導,同時與顧展談起了前不久轟動申城的青坪鎢礦烏龍事件,事件的兩個關鍵人物孟謹行始終置身事外,鍾敏秀雖然受了紀律處分,卻因為上麵有人打招呼,安然無恙地去了市委黨校,借著搞課題到大鳳山,又跟毒品扯上了關係。

馮海洋認為太過巧合的事情應該深入推敲,他給顧展遞上了一疊舉報信以及江波的交代材料。

顧展決定連夜傳喚已被釋放的鍾敏秀和孟謹行。

……

離開市委的孟謹行,與葛雲狀一前一後回到白樓,一起進了書房。

葛雲狀態度嚴肅地質問他,對於陳運來、鍾敏秀的情況,到底知道多少?

孟謹行將羅民到長豐後的情況一一向葛雲狀作了彙報,“……如果,陳運來製毒,從現在的表麵證據來看,確實有可能。但是,鍾敏秀過去很少到大鳳山,拿到那瓶毒品也純粹是因為帶陳運來上山才發現的。最關鍵的是,他們二人在明知羅書記在場的情況下,還把毒品拿到許家,試問,哪個犯罪分子會做這樣的事情?”

他直視著葛雲狀道:“我可以這麼,以我個人對陳運來的了解,即使現在有表麵證據放在眼前,我內心依然不相信他會做這種傷害理的生意!同樣,我更相信鍾敏秀同誌,絕不會走上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