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觀念碰撞(1 / 2)

第二上班,孟謹行召集示範區班子成員開吹風會,具體談了中藥材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的構想。

由於接受了昨晚蔡匡正的提醒,他在對這個構想的具體細化中,又融進了新的思路,就是以他向夏明翰提出的建設長豐華西村的思路,在華西村經濟樣板的基礎上,引入股份製結構,由基地所屬行政村為結合體,由農民個人、村集體,與科研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組成類似於現代股份製企業的發展模式,借鑒董事會形式,實行**管理,共享發展成果。

他的想法一提出,就讓所有成員大吃一驚。

劉愛寶很有些擔心地問:“這麼搞法,不等於把示範區的權力分散出去?以後要是自行其事,想再收權就難了!”

從鳳山鎮過來的黨委委員,主管社會事務的石興華立刻附和,“這種發展模式不要在省內,就是在國內也是沒人搞的,我們是不是有必要走在這麼前麵?上麵是不是允許我們這麼搞?”他看看孟謹行道,“發展經濟雖然是眼下的當務之急,但不能因為急於求成,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曹萍馬上:“我不這麼看。總設計師的理論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隻有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路線,我們才能衝破傳統體製和陳舊觀念的束縛。結合我們現在討論的構想,我認為創新經濟模式就是一種解放思想的表現,也是結合示範區的發展現狀的,實事求是的方式!”

孟謹行第一次看到曹萍以如此認真的態度,運用理論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可見她從與他搭檔以來,一直都是對自己的實力有所掩飾。

他不由猜測,她今這種支持,算不算是對他們之間的搭檔關係,有了一個全新的定位?或者是正式給出了肯定?

楚遠這時問:“如果農民個人、村集體、行業協會都參與其中,會不會減弱政府的影響力,到最後富了百姓窮了政府?”

孟謹行一搖手道:“不客氣地講,你這是杞人憂。我們發展經濟、進行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就是要讓老百姓享受改革成果,脫離貧困並且發家致富!我們示範區有那麼多得獨厚的資源,但我們的百姓、政府卻一直處於貧困線上,大量的壯年勞動力南下打工。這叫什麼?這叫守著金碗討飯吃!為什麼我們要叫示範區?就是要我們創造經濟樣板,給大家作示範,而不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麵拾牙慧!”

他掃了眾人一圈道:“這是一種經濟模式,一種讓示範區百姓因此愛他們的土地、山林,不需要離鄉背井就能創業致富的辦法。在發展之初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這就需要我們黨委充分發揮作用,以我黨的先進思想引導經濟發展的同時,廣大幹部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傾聽老百姓的聲音,走一條真正共同富裕的道路……”

他緊接著向大家仔細闡述了這個構想中,有關基層政府機構與產業基地的關係、基地集團經濟的管理模式、勞動力分配模式、福利分配體係等等一係列的管理模式。

這個吹風會開了整整一,最後由肖海峰負責將會議討論內容整理成報告,上報縣政府。

當肖海峰整理完的文件打印出來時,石興華正在他的辦公室與史雲海討論示範區社會事務工作的一些難點問題,看到新鮮打印的報告,感歎:“你們還別,孟頭的這個構想的確激動人心!”

肖海峰笑了笑:“你開始可不這樣想。”

“你不也是開始?最後投票,我的手可比你們都舉得高!”石興華。

肖、史二人都笑起來,史雲海道:“老石,你轉變觀念的速度倒是挺快嘛!”

“不是我轉變觀念快,而是這個構想誘人!”石興華道,“海峰,我沒錯吧?”

肖海峰點了點頭。

“哎,我倒好奇了,頭兒又提了什麼東西?”史雲海伸手想拿肖海峰手裏的報告,被肖海峰一把拍掉。

“我得馬上拿給頭兒校核,你想知道就問老石。”肖海峰著就出了門。

石興華此時興奮未減,非常樂於跟史雲海道此事,“我猜啊,頭兒這是從觀山村村民、村集體共同參與大鳳山開發而得出的經驗,想作進一步的提高和推廣。你看,土地的征遷總有這樣那樣的不順,耽誤發展不,幹群矛盾時有發生,如果讓農民以承包土地作投資,參與產業基地的開發、管理,享受基地運作後產生的效益,等於讓他們繼續享有土地的支配權的同時,還能享有源源不斷的收益,這樣的事情,有幾個人會投反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