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蒙牛來說,此次收購多美滋是動力還是阻力,還需要市場進一步驗證,而蒙牛的奶粉戰略布局顯然有“攤大餅”的嫌疑。
價格策略缺乏係統
雅士利要想整合好多美滋,首先要對雙方的產品價格進行清晰地規劃。
雅士利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營銷策略缺乏係統性創新,一味靠推出低價奶粉很難扭轉頹勢。而雅士利今年之所以不斷推出低價奶粉,則與產能過大有關。目前,雅士利潮州工業園、深圳一期工廠和新西蘭工廠的年產能分別為8萬噸、4萬噸和6萬噸。
照此計算,三個生產廠一年的產能加起來為18萬噸,產值近100億元,而雅士利去年的銷售額還不到30億元,就是說約有三分之二的產能是空置的。這些還不包括其收購的多美滋在上海工廠的產能。
今年5月,雅士利針對低端市場,在電商渠道推出了售價99元/罐的平價奶粉,試圖搶奪百元奶粉這一市場份額。不過上市幾個月以來,雅士利百元奶粉的表現卻很一般,並未創造出期待中的輝煌。
不難看出,雅士利在推廣低端奶粉方麵缺乏係統化策略,倉促上馬之後,估計是遇到了係統性的難題和阻力。業內人士都清楚,一罐900克的奶粉,成本一般在60元左右,無論以哪種方式銷售,百元以內的定價對企業來說都將造成不小的壓力,其盈虧平衡點一定很高,極大地考驗著企業的成本控製水平。
過去一兩年,雅士利的產品一直在悄悄降價,但今年卻大有直接參與價格戰之勢。這對品牌來說是減分的表現,說明其業績越來越不好,庫存壓力很大。在難以通過提升品牌來達到溢價的情況下,打價格戰實屬無奈之舉,而價格戰一旦失敗將代價慘重,也將給品牌帶來硬傷。
有乳業專家表示,未來中國的奶粉市場不會再出現五六百元的高價奶粉了。隨著歐盟放開對奶業配額的限製,更多的國外奶粉和奶製品將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單純依靠高價支撐的高端市場將受到衝擊,對國內乳企來說,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既能更多搶占低端市場,又能不傷及自身高端品牌的推廣。
渠道政策是成敗關鍵
渠道政策考驗的是雅士利的真功夫,也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因素。
過去多美滋定位於一線城市的KA賣場,雅士利定位於二三線城市的市場,雙方在產品定位、消費人群、主推渠道、營銷推廣,甚至銷售團隊的管理風格等方麵都差異明顯。到目前為止,奶粉企業中還鮮有完全整合成功的案例。失敗的案例倒是不少,恒天然與三鹿的整合、三鹿與三元的整合等都是前車之鑒。
雅士利業績持續下滑除了營銷缺乏創新外,另外一個原因是新的管理層上任,推出不同的營銷政策導致傳統渠道價格混亂,經銷商利益受損。在蒙牛收購雅士利之前,雅士利對全國的經銷商采取統一政策,經銷商的毛利、門店的毛利和消費者的投入預算是比較固定的,加上雅士利人性化的管理風格,經銷士利傳統渠道的經銷商都麵臨著轉型、退出的壓力,他們一方麵要承受企業方帶來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麵還要承受係統門店的低價衝擊。這些都是雅士利業績和利潤出現下滑的重要原因。
而由於奶粉新政規定,一個產品配方隻能生產一種產品,每個企業最多不得申請注冊超過5個係列15種產品配方,這就要求雅士利進一步優化自己的品牌體係和渠道供應體係。
要改變雅士利尷尬的市場現狀,有很多棘手的工作要做。這兩年雅士利成長較好的兩個渠道就是嬰童門店和電商,所以首先要理順這兩個產品渠道。
首先,要做好產品區隔和渠道定位。未來,雅士利的品牌裏增加了多美滋、蒙牛、施恩等幾大品牌係列,在渠道規劃和品類區隔方麵就有了更多的資源和空間。如果能在產品層麵有效解決產品衝突和價差的問題,雅士利的市場矛盾就會大大舒緩。把嬰童門店渠道和傳統經銷商渠道理順,雅士利就能輕裝上陣,在維持既有銷量的同時,又實現正向增長。
其次,要把電商渠道做好,利用互聯網的力量,挖掘市場潛力,從而實現傳統渠道難以實現的品牌突圍。雅士利在電商方麵起步慢,效率不高,可能與蒙牛旗下君樂寶的先行布局有關,這個滯緩直接導致了業績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