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67年春天,江北大旱,連著半年,不曾蒙老天爺恩寵落上半滴雨。南昭國,雖建在端河之濱,也不過飽上百姓們一口水,地裏靠天吃飯的莊稼們無水可飲,全被渴死。不過兩季,南昭國便山河瘡痍,餓殍遍地,光景慘淡至極。陳元68年,原本炎熱幹旱的大地上突降奇雪,陳國百姓個個喜極而泣,男的紛紛赤裸著上身用雪水洗身,女的都拿著家中各種各樣的器皿到外麵盛雪,唯恐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又突如其來的停止,陳國又陷入幹旱。但也就在此時,皇宮裏的慶昭殿內一個女嬰呱呱入地,公主出世後身體羸弱便被送往青元山的青佺教由教主代為撫養,皇上希望公主能吸天地靈氣身體康健,但由於百姓皆知天降瑞雪那日都是公主降生那日,個個都把公主當成是神仙轉世,自從得知公主被寄養在青元山後,個個都上青元山燒香拜師,自此青元山香火繚繞,人跡不絕熱鬧非凡。”
以上那些都是我翻閱南昭史書得來的答案,但流羽告訴我是因為我半歲時王宮年宴上有位巫師見到我時對我父王說王宮裏戾氣太重,若在此扶養,定然活不過十六歲。我父王見我確實不如一般姐妹聰穎,便將我送了過來。
其實也就是過程不同,目的相同罷了。
因我是為南詔國帶來雨水的公主,所以師父一直都對我不一般看待,小的時候我便大搖大擺的調皮無比,經常捉弄幾個同門師兄,但師父卻常常維護著我教育師兄們道“公主為我青佺教的座上客,自然不能用一些世俗的禮教約束她。你們切切不可欺負公主,萬事皆要忍讓,這樣日後才能積德而早日修成上仙。”
我每每看見師父捋著胡子教育那些被我欺負了卻還不敢吱聲的同門,雖心裏有些慚愧而內疚,但卻更覺得師父的話實在好笑,他竟也真把我當做了什麼神仙轉世,我要真是什麼神仙轉世,現在怎麼會還一點特異功能都沒,流雲都學會了禦劍千裏流羽雖禦劍還不太穩但也能爬上去飛個一小會,而我別說禦劍,連個掃把都飛不起來。
罷了罷了,本宮實在不是個修道的料。但師父也從不責怪我功課不好,因為他覺得我的到來使得青佺教這幾年的香火旺盛,實在是為青佺教做了很大的奉獻。而我已是南詔的公主,這些道教的功課做不好也不是什麼大事。
於是我便心安理得的過著在青元山上的悠閑生活。
流羽是師父的兒子,他勵誌作一個文人雅士,他的偶像是薑國的鳳譽世子一般精通樂理,懷擁佳人,對酒當歌。但是師父希望流羽將來能繼承青佺教,成為一個精通道法為民除害英勇瀟灑的如同他年輕時一般的少俠,所以我年少時最常看見的便是師父追在流羽的身後,大罵“你這個無用的不孝子!”流羽最羨慕的人是我,他常常感歎說“階級社會真真是萬惡的根源啊,像我這種整日遊手好閑,有時興趣高昂還能肆意捉弄同門的人,實在是個米蟲!”流羽雖然常常這麼說我,但他卻也是待我極好,因為全青佺教隻有我一個閑的沒事做,能陪他對酒當歌,聽他說那些山下人間的種種無聊的瑣事。
後來師父同師娘有了流雲後,沒想到流雲師妹天資過人,資質上乘實屬修道奇才,師父便覺得老天終於開眼了,雖然是個女兒身,但好歹青佺教後繼有人了,於是便慢慢對流羽鬆了管教,流羽便樂的清閑,天天跟在我身後嘮叨瑣事,不亦樂乎。
青元山脈巍峨高聳,地處南昭國與薑國兩國邊境,山陰處有大河“洪川”,山西為南昭著名古鎮千燈鎮,山北為薑國帝都溶城。地理位置實屬好地。
青元山連綿百裏,峰巒起伏,最高有七峰,高聳入雲,平日裏隻見白雲環繞山腰,不識山頂真容。青雲山山林密布,飛瀑奇岩,珍禽異獸,在所多有,景色幽險奇峻,天下聞名。實際在千年前十分興盛的,據說開派始祖是個窮困潦倒的書生,家裏用了全部的錢把什麼都賣光了換錢送他進京考試,奈何考了幾次也沒有中榜,一直到30歲時才考上了一個探花,後來在進殿考試時由於見到君王過於緊張一時失誤,於是又再一次失敗了。師祖實在是倒黴透頂,想要返鄉但一想到出來時自家父母那殷切的目光,實在是覺得無臉回去見鄉親父老。於是決定雲遊山水,後在其四十九歲那年路經青元山,見此山鍾靈奇秀,聚天地靈氣。是一絕好地,當下立刻登山修真煉道,有一天,師祖在修道時無意遇見一隻小白兔受傷躲在石洞內,便善心大發把她拉出來為其包紮傷口,至此小白兔愛意大發,為報師祖救命之恩欲以身相許,奈何師祖無意,隻能失落的離開,誰知幾日後這隻白兔叼了本看似破爛的無名古書,師祖得此奇遇,潛心修習,忽忽二十載,幾番江湖風雨,雖不能雄霸江湖,倒也成了一方之雄。師祖便開山立派,名曰“青佺教。”自號“青佺道人。”
青佺道人一共收了10個弟子,等到他三百零七歲時,眾弟子便見他攜了了一隻小白兔,下山清修去了,至此未再回青元山,由於師祖離開時並未立下下任掌門,眾弟子便眾擁了大弟子青飛為掌門,並立下誓言青佺教絕不分山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