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父膝下一共有三女一子,惠妃是正室所出,與孫長興乃同胞兄妹。妾房二女,至今未曾出嫁。
宮中禦醫很快便有了裁定,確實是自盡而亡。聖旨下,隻等著天亮便送至孫家。
亥時,寧安宮裏燈火通明,皇帝冷著一張臉坐在榻上,一身明黃色的便服顯得他的臉色愈發的陰沉。皇後坐在他身旁,一言不發。
皇貴妃與其他五妃也在,還有些嬪妾安坐底下,這一次,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惠妃往日聖寵正盛,得罪了許多嬪妃,如今她獲罪,許多人心中自然是痛快不已的。
皇後和布貴妃對視一眼,臉色均無神色。倒是皇貴妃身穿著正紫繡彩鳥描金絲宮裝,三千青絲綰著縷鹿髻,發髻上插著流蘇赤金簪子,打扮倒也不十分華麗,她斜斜靠在貴妃椅上,一雙眼睛暗含著風情,嫵媚地瞧著皇後道:“姐姐倒是說說,惠妃因何自盡?”
皇後淡淡地瞟了她一眼,“妹妹往昔與惠妃平素來往甚密,妹妹也不知道,本宮如何得知?”
“是麼?不管怎麼說,人都死了,按照祖製,宮妃自盡,乃是大不祥,皇上下令要殺那賤人一家,姐姐此刻提出反對,也要給個理由不是?否則皇家的臉麵還往哪裏擱?”皇貴妃懶洋洋地說,一臉的貴氣與風情,眼神卻說不出的淩厲。
在場知道惠妃偷漢的不多,皇後與布貴妃是知道的。皇上恨極惠妃,殺她已經無法解恨,暫時打入冷宮不過是權宜之計,隻等著尋個機會讓她死得很慘。而皇貴妃卻秘密去看惠妃,他本來是震怒不已,但是皇貴妃卻讓他給她幾日時間。果真過了幾日,便傳來了好消息,惠妃自盡。皇帝因為惠妃和皇貴妃昔日來往過密早就心生嫌隙。這一次她立此大功,讓皇帝覺得最知心的到底是她,連續兩日在皇貴妃的宮裏過,也因為此,皇貴妃此時十分得意,言行舉止又比往日多了幾分優雅從容。
皇後與布貴妃本想為惠妃的家人申辯,隻是看皇上的臉色,也知道多說無益,隻會惹禍上身。可惠妃分明不是自盡,而且她自個犯下的罪孽要家人共同承擔,實屬不合。兩人明知道此乃皇貴妃固寵的手段,也無可奈何了。
此刻聽到皇貴妃的問話,她溫婉一笑:“惠妃若是自盡,按照祖製,理應是要禍及家人的,隻是此事茲事體大,本宮認為是否應該再深入調查一番,也好堵天下百姓悠悠之口。”
皇帝臉色陰沉:“皇後行事謹慎,朕很欣賞。隻是此事經禦醫驗證,已經屬實。如今聖旨已經擬好,大局已定,多說無益。”
皇後微微欠身,“皇上,不如……”
皇帝冷冷地打斷她:“皇後,你多言了!”
皇後微微一怔,道:“臣妾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