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誓起垂髫(4)(2 / 3)

穆念慈亦被哭聲吵到,隨即掌燈趕來,這才讓李莫愁脫離了這份尷尬。所幸夜黑燈暗,誰都沒有注意到李莫愁臉上之色。

當夜事落,誰也不曾再說什麼。幾日之內,小楊過甚是乖巧,而穆念慈對於讀書一事亦是絕口不提。

隻是李莫愁知道兩人心思,當下便尋了機會,獨自找了小楊過。李莫愁道:“過兒,姨娘有件事要和你說,你可要聽好了。”小楊過自然是聽,隻道:“姨娘你說,過兒都聽。”

“過兒,你娘要你去讀書,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沒什麼不好。再說,讀書和練武不衝突,沒有人說讀了書就不能練武了啊。”李莫愁話不說盡,隻是不想再讓孩子負氣。

世人皆是不及細辯,自以為讀書明理,練武強身。然久而久之,卻忘了另有一說,便是“文武雙全”。小楊過亦是如此,以為要去讀書,便再也不能練武,所以那日的反應才那般強烈。

穆念慈自然是希望楊過自始讀書,將來過上平常日子。不過李莫愁也是知道,當下若直接斷了楊過習武念頭,定是不妥,於是采取了折中之法,前來相說。

見得小楊過麵有疑惑,便再解釋道:“過兒現在確實還小,姨娘就算教過兒武功,也不過都是一些皮毛。倒不如聽娘親的話,先去讀書。等幾年之後,過兒再長大一些,姨娘便將所有武功都教給你。那時候,過兒半天讀書,半天習武,等過兒長大,便是文武雙全啦。”

李莫愁連騙帶哄,勢要先說得小楊過乖乖肯去讀書。小楊過原先還不信,此刻聽得李莫愁說得有理,卻也是信了幾分,直道:“姨娘不可騙人!”

“姨娘不騙人。如果姨娘騙你,那姨娘就是小狗。”李莫愁伸出手指,就要和他拉鉤。小楊過雖是搭上了手指,口裏卻是說:“過兒不要姨娘是小狗。如果姨娘騙人,那過兒以後就再也不認姨娘啦!”說完,才勾起手指,一起童趣齊道:“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

這邊事完,穆念慈才在角落微笑放心。事後尋著李莫愁,便道:“這次真是多謝妹妹了,不然這孩子定是不肯答應。但願過兒讀得幾年書後,能淡忘對練武的執著。”

李莫愁卻道:“其實姐姐倒也不必如此。若幾年後過兒真心還是喜歡習武,我再教他,也是可以。先讓他讀得幾年書,懂一些道理,確是姐姐想得周到。”

兩人再是一番相說,便是定個日子,為小楊過尋個好先生。

小楊過天資聰穎,又兼李莫愁承諾,倒也是乖乖讀書。一些時日下來,倒也能背上幾句《論語》、《詩經》。

李莫愁亦是嗬護,每日一早送他進城,當日傍晚再將他接回家中。隻是小楊過總是要問,“姨娘你什麼時候才肯教我那些厲害的武功啊。”李莫愁總是模棱兩可,“等過兒再長大一些,身體再壯一些,姨娘便做你師傅。”

這一日,李莫愁照常接了小楊過,一路說笑而回。隻是剛進家門,就見到數人枯坐,麵色凝重。一眼之下,不是別人,正是呂驍及其左右阿虎、阿德。

“無事不登三寶殿。呂驍,又有什麼案子,讓你如此愁眉苦臉。”李莫愁玩笑出口,隻想將屋內氣氛熱它一熱。卻不料穆念慈先開了口,甚是嚴肅:“妹妹,呂捕頭的恩師遇害了。”

李莫愁一聽,神色頓時一怔,即刻就將小楊過交予穆念慈,直在心中驚道:“呂驍曾自豪說起恩師,乃是京畿提刑司的總捕頭。不僅辦案如神,而且武功卓越,如今怎會出此意外。”心下一沉,亦是不敢再玩笑,隻是走近呂驍,好生安慰,“呂驍,我能做些什麼?”

呂驍不及開口,身邊阿虎卻道,“莫愁姑娘,驍哥已經請了命,正要赴湖南辦案,他……”

阿虎尚未說完,便被呂驍打斷,隻聽呂驍道:“此行前來,我並非來邀你同行,我隻是有幾句話,想對你說。”呂驍神色凝重,甚是嚴肅。

李莫愁自從和呂驍熟絡以來,少見他有這般嚴謹摸樣。當即也不說多,任由他將自己拉住,往屋外院裏而去。

當下無人,呂驍略頓之後,便啟口說道:“莫愁,你我都是聰明人,我也就不繞彎子了。”

李莫愁點點頭,卻也不和他鬧,隻道:“嗯,你想和我說什麼,便說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