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邪師神丐(1)(2 / 3)

“李姑娘莫要誤會!”甄誌丙趕緊將餐盤移開放落,舉指發誓,“雖然李姑娘是我從河裏救起,但是我絕對沒有對你無禮。你身上的衣物,是我請店裏阿婆們幫忙換的。”

李莫愁默默看著甄誌丙,隻見他滿眼真誠不像說謊,於是心內稍安,語氣也緩了下來,問道:“那我的武功……”

李莫愁一問,甄誌丙也算是回過了神,急忙做了解釋。又安慰李莫愁不要擔心,有枯竹大師作保,這身功體隻要修養個十天半月,定可完全康複。

李莫愁自是相信他,也就完全寬下了心。

“李姑娘,你剛醒來,身體應是虛弱,還是讓我來吧。”甄誌丙也不傻,即刻端過碗,勺了一勺,就送到了李莫愁嘴邊。李莫愁隻是看了他一會,想說些什麼,卻終於沒說,隻是乖乖聽話。

“好熟悉的味道,竟和夢中那味道一模一樣。”李莫愁吃著粥,卻嚐出眼前吃食,正是一碗“小米紅棗粥”,不禁又想起夢中情景,卻是一番心酸,一抹眼淚落了下來。

“李姑娘,你這是怎麼了?你別哭別哭,你一哭,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甄誌丙從來沒見過女孩子當麵哭泣。更無法想象李莫愁也有如此柔弱的一麵,一時間竟是手足無措,連安慰的話都不知該如何說。

卻不料李莫愁聽言立馬止住了眼淚,很是率真的一抹臉,隨即給了他一個定心丸。“沒事,我隻是忽然想到了什麼,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流淚了。”見到甄誌丙還是一臉的無措,李莫愁又道:“甄道士,我真的沒事,你再喂我吧。”

李莫愁經曆此番情殤之後,人情世故尤是懂了許多,隻不過天性之中仍是率真妄為。再則甄誌丙身為全真道士,又有禮有節,也就不做拘束,完全放開了心。

吃完東西,李莫愁突發好奇,問道:“甄道士,你說人死了以後,是不是真的會重新投胎?”

甄誌丙撓了撓頭,隻是說,“這個我也不知道,不過我以前也聽師傅、師伯們說過,說如果這輩子作惡太多的話,下輩子就會投胎做畜生。”

“那你說,如果重新投胎做人的話,會不會保留前世的記憶呢?”李莫愁忽然來了興趣,又是一問。

甄誌丙哪裏會知道,隻是聽得李莫愁這般問,便將自己畢生的所見所聞,都說了出來,什麼奈何橋、三生石、孟婆湯、忘川等等,有些並非他道門信仰,卻也是民間傳說。

“噢,是這樣啊。”李莫愁聽得七七八八,見甄誌丙也不是甚懂,也就沒有再追問。隨後便又換了個話題,聊了起來。

一來數日,李莫愁在甄誌丙的照顧下,身體迅速恢複了過來。

最開始,兩人之間多是拘禮,說話總是客客氣氣。到後來,聊到了門派,才知道彼此做了多年的鄰居;再到後來,李莫愁也就不再叫他甄道士了,按著年紀一算,便改稱他為“甄師兄”了。隻是甄誌丙一直不改口,還是“李姑娘”這般的叫著莫愁。

陸家莊事件後,官府雖然介入,但是考慮到陸家的背景和當初源頭,也就兩不相究了,且當一樁江湖事件,交由江湖自己處理。而陸展元終是不會讓李莫愁承擔後果,自是四處走動,終於讓事件平息了下來。隻是當日陸家之事卻是過於轟動,以致於連日來嘉興城內總是傳聞、議論、小道消息不斷。

李莫愁也不願過多糾纏於過往,也就大門不出,一直躲在客棧裏。除了修養身體,便是聽甄誌丙講講江湖趣事。

甄誌丙的武功雖然比起陸展元要高出不少,但是和完全康複的李莫愁比,卻還是大大的差遠了。李莫愁自然是不清楚自身的三世異象,總以為是自己天性練武奇才,才有了如此武功。不過甄誌丙的閱曆卻是廣泛,前幾年隨師傅丘處機往大漠見過成吉思汗,又作為首座弟子經常下山辦事,自然是懂得許多人情世故和江湖規矩,更有不少民間趣聞滿於腹中。

甄誌丙也甚是有心,每次給李莫愁講趣聞故事,總挑一些烈女、孝女、才女、俠女這般典故或者傳說。似乎總在有意無意的,想要告訴李莫愁,女子立身處世,應該如何。

李莫愁本就心念單純,多日相處下來更是對甄誌丙好感甚多。如此一來,甄誌丙所講的那些故事,她都會認真聽下,細細思量,有時候還會問上幾句。

“甄師兄,你說那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是不是真的啊?一個女孩子在軍營十幾年,身邊人竟然都沒有發現,難道北魏的那些男人,都是傻子嗎?”李莫愁有時候也會這般天真的問,她當然不會去想,有時候故事是經過加工的。

不過李莫愁最喜歡聽的,還是本朝自己的女英雄事跡。昔日金兵來犯,本朝元帥韓世忠夫婦困敵黃天蕩,夫人梁紅玉親自擊鼓助威,自此佳話一絕。更有古墓派武功中,有一招正是“紅玉擊鼓”,於是更是多添一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