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希望之城(1 / 3)

“這裏是東方一區,這裏有食物,水源,避難所。若你聽到這個廣播,請到這裏來。條件艱苦,請不要放棄希望,因為你不是一個人。”盛勳一邊聽著這聽了不知多少遍的一邊整理早餐用過的餐具。

“食物,切。都吃了一年多的地瓜玉米了,勉強活著不就是受苦嘛。”

就一個人,餐具也好整理。一切整理妥當,看著自己所住的地方,十平米的小地方,就像以前的貧民區。不過在現在,能有一塊落腳的地方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作為作為大災難後活下來的幸存者來講,活著,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不過盛勳倒不這麼覺著。2011年機器人開始大範圍普及,人類社會變得更先進,生活也變得更加方便。機器人影響人類生活越發深遠,這自然引起一部分人的警覺。不少人認為如此下去人類或許會像科幻電影裏的那樣被機器人取代。不過警覺的呼聲立即就淹沒在機械帶給人類的舒適與方便當中了。擔憂是有必要的,因為人們沒有料到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日子會來的那麼突然,那麼快。

誰都沒料到,在全球範圍內的機器人還沒有高級人工智能的情況下,居然會發生機器人的叛亂。而大工業時代所普及的機器人數量驚人,在以前給人類帶來效益與舒適的數量眾多的機器人,在當時卻給予人類最大的恐慌。它們的數量驚人,鋼筋鐵骨又如此可怖。當然各國政府在機器人普及前就製定了關於機器人暴動的相關措施,隻是誰也沒想到此次暴動是全球性的,越發達的國家情況越壞。後來,就演變成了全人類與機械的戰爭。現在的人管這次戰爭叫做大事件。這個叫法不會讓人們想起太多不想想起的回憶。

戰爭並沒有拯救人類。說是戰爭,不如說是人類為了活下去而采取的奮爭。因為機器人實在太強,數量又太多,所以人類完全無法抵擋。以國家為單位的抵抗陸續失敗,國家機構也被消滅。最後在反抗的,就剩各國軍隊了。但是軍隊根本抵擋不了機器軍團的攻勢,最終人類選擇動用最後的殺手鐧——核武。

不知道有多少當量的核彈爆炸,盛勳隻記得當時躲在地下的掩體中,能感覺到的就是整個大地的戰栗,巨大的轟鳴聲,還有身邊人們驚恐無助的眼神······

“你不是一個人”,耳邊的廣播將盛勳從回憶裏拉了回來。盛勳不是很想回憶這些,因為當時他也不過是個16歲的孩子,家裏也有負責家務的機器人和自己的寵物機器狗。很難想像每日朝夕相處的夥伴會發了狂一樣攻擊自己的家人······“要是當時死掉是不是會更簡單一些?”盛勳從家人不在之後就經常問自己。

活著確實很辛苦,整個大地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風暴,狂沙整日席卷著大地。幸存的人們聚集在這個被稱為“希望之城”的東方一區,這裏是戰爭結束後建立起來的一個人類據點。這裏不再是傳統的城市,說是堡壘更恰當些。堡壘中的人們還要隨時準備抵禦機器人的進攻。

由於核爆,地球的氣候發生巨大變化,生物量也急劇減少。人們現在賴以為繼的食物就隻剩地瓜跟玉米這些作物了。打從盛勳來到這,就一直是吃的這些。

勳跨上摩托車,看了看手表,時間差不多了。帶上頭盔,發動車,向著這個城中最高的那座建築開去。

今天是國民軍征兵的日子。會有不少年輕人選擇加入與機器人對抗的戰士行列。勳並沒有特別想去作戰,隻是想擺脫這種每天單調又不確定的生活。

來到征兵處,勳發現來應征的人並沒有想象中的多。有幾個雀雀欲試的年輕人,更多的都是像勳一樣沉默寡言,仿佛身後有很多故事的人。勳看著這些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心想,他們都經曆過什麼?還會經曆什麼?還會有戰爭,這些人會有幾個剩下,自己呢?正想著,突然有人拍了一下自己肩頭,勳嚇了一跳。回頭看到的是一個金發的跟自己一樣年紀的年輕男子。勳記得自己在這裏並不認識什麼人。

“你也要加入國民軍?”金發男子問道,“我也要加入呢,跟機器人作戰該是像電玩一樣吧,好期待啊”。

勳並不喜歡這種招呼,尤其不喜歡這種將戰爭當兒戲的想法。但是他有些好奇在現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下他是怎麼保持這麼白癡還活下來的。直覺告訴他眼前的這個男子沒有見過血雨腥風,沒有見過真正的恐懼。一個念頭浮上心頭,他,能在戰鬥後活下來嗎?

“你怎麼不說話啊,發什麼呆啊。”

勳注意到他笑起來有些似曾相識,是在大事件以前經常能見到的笑容,身邊的人幾乎人人都有的笑容,是在這座叫做希望之城的地方這麼久來都未曾見過的笑容。這裏的人,就算有笑容,也缺少陽光。

“哦,沒什麼。這麼說想玩電玩的想法讓你來到這?”

“也不隻是這個吧,我覺得在城內每天過提心吊膽的日子真不如去當能把自己的命運真正掌握在手中的戰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