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誌遠正想找個知根知底的人打聽一下鎮上的情況呢!雙橋鎮看上去財大氣粗,實則到底是怎麼回事,隻有當事人才清楚,淩誌遠可不想在不了解情況之時,便一個猛子紮進去,到時候悔之晚矣。
“曉茳科長,鎮上目前的經濟情況怎麼樣?”淩誌遠兩眼直視著白曉茳,一臉嚴肅的詢問道。
在這之前,白曉茳便打定主意了,既然過來站隊,必須有實實在在的表現,讓淩書記感覺到他的誠意。
“書記,雙橋雖然有二十多家企業,其中規模大點的也不過七、八家而已,其中以海越、龍越和中光三家的規模最大。”白曉茳沉聲說道,“除了利稅以外,這三家企業和鎮上關係都不錯,每年都能讚助個三、五十萬的,因此,鎮上的經濟情況還是非常不錯的。”
海越、龍越和中光三家企業每年都能讚助鎮上三、五十萬,那便有一百多萬了,如此一來,鎮上的日子自是好過了。
“這黨委政府辦公大樓和雙橋廣場據說耗資數千萬呢,這錢是從哪兒來的?”淩誌遠一臉好奇的問道。
以雙橋鎮的經濟形勢自不可能向上麵申請撥款,何況就算申請了,縣財政也不會下撥。你雙橋鎮黨委政府建的大樓比縣委縣政府還牛,縣財政給你撥錢才怪呢!
白曉茳見淩誌遠問到點子上去了,當即開口說道:“書記,在這之前,鎮上搞了一個工業園區,有意將所有企業都集中到工業園區去,企業老板們積極響應,錢主要來自於此。”
這話白曉茳說的非常婉轉,但淩誌遠還是一下子便聽出來了,說白了,雙橋鎮用於修建黨委政府辦公樓和雙橋廣場是賣地所得的,否則,鎮上絕拿不出如此之大的一筆資金來。
說完這話後,白曉茳壓低聲音說道:“書記,我們這個工業園區在省裏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前任書記、鎮長覺得這麼多錢放在賬上太過惹眼,商議之後,便建了辦公大樓和雙橋廣場。”
雙橋鎮前任黨委班子的思路並沒有錯,尤其是修建廣場也算是為老百姓謀福利,這事怎麼做都不算過。
聽完白曉茳的話後,淩誌遠思索了片刻之後,沉聲說道:“這大樓和廣場修完之後,鎮上的家底基本便掏空了,對吧?”
“書記,這事我不是很清楚,但聽政府那邊的人說,好像是這樣的。”白曉茳實事求是說道。
“看來我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搞清鎮上家底,千萬不能糊裏糊塗的過日子,那可是要出事的。”淩誌遠意識到這點之後,蹙著眉頭暗想道。
白曉茳在淩誌遠的辦公室裏坐了半個多小時,他過來的主要目的便是站隊的,達到目的之後,便沒必要再留在這兒了,他當即便站起身來走人了。
淩誌遠對於白曉茳很是重視,親自將其送出門,並與之握手道別。
回到辦公室之後,淩誌遠的臉色更為陰沉了,有種壓力山大之感。雙橋鎮不但是三河的明星鄉鎮,而且在市裏也有一定的知名度,這個一把手不好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