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的!”淩誌遠不動聲色道。
在與江海化工的老總高漢超的較量中,環保局長曹金亮的作用不容忽視,淩誌遠很想給他一個交代。然而,一臉操作了田建祥和胡光忠兩人的事,如果再提拔曹金亮邊有點過了。
意識到這點後,淩誌遠決定先看看情況再說。
“書記,您是老漣州了,對於祁山的情況該有所了解吧,我可是兩眼一抹黑呀!”淩誌遠將話鋒轉到了祁山上。
雲榆是陳光明的地盤,人員的使用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盡管淩誌遠已是局外之人,但陳光明並不想和他多聊,祁山和其一點關係也沒有,毫無顧慮。
“誌遠,祁山的張大炮可不太好相處。”陳光明笑著說道,“他年過五旬,升遷無望,將祁山當成自家的後花園,誰想伸手都不給麵子。”
略作停頓之後,陳光明繼續說道:“據說,去年某位副市長剛剛走馬上任,去祁山檢查工作,被張大炮懟得不輕。”
“張書記不是名大山嗎?大炮是綽號?”淩誌遠疑惑的問道。
得知即將去祁山走馬上任之時,淩誌遠也做了一些工作,對於縣委書記張大山其人有所了解。
聽到淩誌遠的問話後,陳光明當即擺手道:“誌遠,張大炮可不是綽號,而是他的本名,直到任縣長之時,他才將名字改為張大山。他從未離開過祁山,從鄉郵電局的臨時工一直幹到縣委書記,經曆也堪稱傳奇了。”
“在這之前,市裏一連安排了三任縣長去張大山搭班子,沒有哪個能呆滿兩年的。”陳光明說到這兒,便停下了話頭。
陳光明的話語中透露出兩個非常關鍵的信息,其一,張大山非常強勢,其二,他在祁山經營多年,能量巨大。
淩誌遠笑著說道:“看來我注定將會成為第四任幹不滿兩年的縣長了。”
陳光明先是一愣,隨即便回過神來了。淩誌遠作為江南、浙東兩省的交流幹部,隻剩下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自是幹不滿兩年。
“誌遠縣長說笑了!”陳光明故作輕鬆道。
淩誌遠輕笑了兩聲,沒有開口。
陳光明略作猶豫之後,壓低聲音說道:“誌遠,我聽說張大山的兒子張一翔在縣裏很是張揚,在坊間有張二爺之稱,意思是,在祁山,張大山是老大,他是老二,很有幾分目中無人之感。”
淩誌遠聽到這話後,不由得請蹙了蹙眉頭,撇開張大山自身為人如何不說,兒子如此目空一切便可見一斑了。
“謝謝書記指教!”淩誌遠沉聲說道,“我聽說祁山那邊的石頭開采非常瘋狂,之前還發生一次非常大的械鬥,造成了人員傷亡。”
“沒錯,祁山因山而得名,山上有的是石頭,這種無本取利的生意勢必會遭到哄搶,利益必然帶來紛爭,在所難免。”陳光明道。
利益必然帶來紛爭,淩誌遠對此深以為然,但對於“在所難免”的結論卻並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