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對論鼻祖愛因斯坦
幾年前,我和一位朋友旅行到德國南部一個小城。當我們經過一家雜貨店的時候,我的朋友忽然停住腳步,指著樓上一間房子說:“你知道嗎?這間簡陋的小樓,就是大數學家愛因斯坦誕生的地方。”
那天下午,我去訪問了愛因斯坦的叔父,但結果很令我失望,他並沒有告訴我愛因斯坦有任何不同於常人的才能。相反地,他極興奮地對我講述愛因斯坦小時候的愚蠢,舉止遲鈍又怕羞,連說活也支支吾吾,他的父母憂慮他的智能不及乎常人。學校裏的教師也對他搖頭表示絕望,管他叫“笨蛋”,認為沒法子教育,可是誰又想得到這麼一個奇笨無比的孩子,竟被全世界公認為當代傑出的聰明偉人,古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呢?
翻遍了人類史冊,像愛因斯坦這樣“平地一聲雷”般著名於世界的,確實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最值得驚異的是,以一個“數學教授”的地位,竟能如此“走紅”,成為全球報章刊物的重要資料;以“科學家”身份,竟能像拳王喬·路易般聞名遐邇,說出來誰會相信?但事實上又不得不信啊!可是,更稀奇的事還有呢。愛因斯坦的名字雖早已“紅得發紫”,可是他自己竟然“還不知道”,直到後來他才突然“發覺”了,在答複新聞記者的詢問時,還是說“成名”得連他自己都“莫名其妙”。
當我們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學說時,至少可以領悟到這位大數學家“古怪”思想的一部分。可是對愛因斯坦來說,沒有一件事物可使他過分“喜愛”,而且他也不過分“憎惡”哪一件事物。大多數人所急切追求的名聲、富貴或奢華,他都看得非常輕淡。據說有一次,某艘輪船的船長為了優待愛因斯坦,特地讓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間等候他,沒想到竟被他嚴詞拒絕了。他不願意接受這種特別優待,而情願睡在最下等的艙裏。
德國當局為了表示對愛因斯坦的厚愛和欽敬,在他過50誕辰時,特地為他在普斯丹城建造了一座半身銅像,還贈送他一所精致的住宅和一艘小遊艇。
不過,愛因斯坦的遭遇真是不幸極了,亡命在國外,有一段時間住在比利時。他的財產全被充公,他的家門上了鎖,還有一位警探每夜睡在他的床邊,隻因為他是猶太人。當他接受美國紐約普林斯頓大學聘請前往講學時,為了避免新聞記者訪問的麻煩,預先囑咐他的朋友在船尚未到岸以前,先行半途秘密地以駁船接去換汽車開到學鉸。雖然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學說的書籍至少出版了900冊以上,但據愛因斯坦自己說,能夠真正了解他的“相對論”的,卻隻有12人。
愛因斯坦曾用這麼簡明的例子解釋“相對論”:一個美麗的姑娘和你對坐一小時,可是你會覺得好像隻有一分鍾的短暫;要是你在火爐上坐上一分鍾呢?你會覺得像有一小時那麼久了。初聽起來,好像是很對了,那就是相對性,其實,讓我們實驗一次就明白了,誰都願意和美人對坐,而不願意坐在火爐上。
愛因斯坦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一任太太,還替他生了兩個極聰明的孩子。
最有趣的是,愛因斯坦夫人卻不懂他的“相對論”;不過,她懂得應變怎樣做太太,應該如何侍奉她丈夫。
比如,當她邀請朋友在家聚會時,她想要求她丈夫也參與她們的盛會,但愛因斯坦往往會粗聲厲言地回答:“不!不!我不能去,我不能忍受這樣的騷擾,使我不能安心工作。我要立刻離開此地。”
這時,愛因斯坦太太就會耐心地等待他發怒完畢,再用幾句好話使他服服帖帖地跟她下樓參與她們的聚會。他呢,也可因此得到一些最舒適的休息。
據愛因斯坦太太說:她丈夫在思想上是極願遵守秩序的,但在日常生活上,他倒願意“隨便”而不願受拘束,要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喜歡哪時做就哪時做。他替自己立下了兩條規則:一條是,無論什麼規則都不要;另一條是:不為任何人的意見所支配。
愛因斯坦的日常生活非常簡單,他平常總是穿著一套不整齊的舊衣服,不常戴帽子,在浴室裏常吹著口哨或哼著歌。他雖然打算解決繁複的“宇宙之謎”,但他認為不能將人生的享用弄得過分地複雜,所以,他在洗澡後刮胡子時,不用刮麵香皂而用洗澡肥皂。他認為用兩種肥皂真是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