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蘇家有女初長成(1 / 2)

金釵是蘇紅衣最愛的首飾,經常捏在手裏把玩,她有習慣,每次盜竊之後,都要留上一封信,裏麵總寫著那句讓人臉上綠了又青,青了又綠的的話,而後整齊的配上一隻金釵,上麵的流蘇流暢的擺放,能看出主人對它的重視,可就這麼重視的東西,偏偏是盜竊的象征,引起了金釵大案,從此後人們稱這個大盜就叫金釵。對此稱號蘇紅衣聽說後隻是歪了歪嘴,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異議。

然而對於那隻金釵這又是重視卻又是淪為下三濫的輕賤,這般奇妙的組合讓人猜不透飛賊的心思,便漸漸成為街頭巷尾的傳奇,大家使出渾身解數為這個心思定故事,有的還說得八九不離十,然而個中滋味也隻有當事人知道,作為始作俑者的金釵大盜蘇紅衣知道,關於這枚金釵,還得從很久以前蘇紅衣還是蘇家小姐那時說起。

蘇城,自古以為都是文人墨客,貴族大商的必遊之地,有詩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分別從色和民俗描繪了蘇城生動婉轉的美麗,讓多少人心向往之。

但是你若因此猜測蘇紅衣便是在那江南的杭州或者是金陵這樣的大州大府生長的,那你就錯了。蘇紅衣的父親蘇瞬卿雖是那年的榜眼,讓老皇帝很是賞識,一心要留在京城當官,可是人家蘇公子不知道是扯了哪門子瘋,說是自小他家貧窮是因為那個不知名的小鎮的鄉親們幫助他,所以蘇公子眼淚一把鼻涕一把,撕心裂肺的要回到那小鎮去報效人民,這感人的鄉情卻沒有得到老皇帝的青眼,一記白眼,將蘇瞬卿放回了他那親親的小鎮去了。

順便輕飄飄的來了句“那就在那終老報效吧,不用再回京城了。”金口玉言就這麼讓本來有大好前途的丞相都打算招親的蘇小公子在大家的一致白眼中憋屈憋屈的回到了這小鎮,沒辦法誰叫這蘇公子不識抬舉,死活不在京城,皇帝老兒撇著的胡子一直沒看著,隻管在台下直抒胸臆,慷慨陳詞,這不,這番壯舉就迎來這光景,從此這蘇縣令一當轉眼便是八年了,那時的蘇紅衣正好七歲。

沒錯,蘇公子自來到這小鎮梁城後,便有大多媒婆子搶著為他找親,那當然啦,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那京城芝麻大的小官都不算,可是這高皇帝遠,他縣令便是這梁城的衣食父母,便是這最大的主子,那人民還不搶著巴結,更何況蘇公子還長得豐神俊朗,夠迷倒眾千少女,兼她們的父母,所以憑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情況下,梁城第一富戶沈家,沈家大小姐沈閉月就這樣羞羞答答的嫁來了,第二年便生了蘇紅衣。

沈閉月,人如其名,倒也對得起閉月羞花那詩句,沈小姐美麗聰慧,除了不夠溫柔,舉止有幾分大大咧咧總被蘇瞬卿念叨外,蘇瞬卿貌似基本還是比較滿意自己這個別人介紹來的夫人的,自從生了粉嘟嘟的蘇紅衣後,沈姑娘就像得了什麼珍奇的寵物似的,整天要不就捏捏揉揉小紅衣,要不就對著她感歎怎麼這麼可愛這麼可愛之類的話,蘇瞬卿也不是迂腐之人,不是非要男孩不可,這美麗的女孩他也是很滿意,整日對人都是笑盈盈的,但隨著小紅衣一點點長大,蘇瞬卿就有煩惱了,每次小紅衣要做什麼自家夫人總是第一個舉雙手支持,有時小紅衣的想法古怪,蘇瞬卿不大同意,但在一大一小兩隻眼強力的注視下,還是得投降,自己看書去,對的,蘇紅衣就是在這樣要權有權要錢有錢的金窩裏光榮誕生的,再於是在蘇夫人的寵溺,蘇縣令的管不下之下,七歲的蘇紅衣在梁城便是這樣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