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皇上,勤政愛民,對國家治理有方,大開科舉招賢納士,鼓勵商戶發展經濟,使得現在的出雲國,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皇上從年僅14歲登基到現在,十年間,大刀闊斧,一係列的改革動作,造就了現在的太平盛世。
如今的太平盛世,除了皇上的努力,還和做臣子的輔佐密切相連。
出雲國有兩相,左相程易雲,使文,年少時便得一“神童”名號,相傳左相三歲已識字作詞,五歲便博覽群書。當年一舉得中狀元,承蒙先皇欽點,一直陪伴皇上左右。右相梁衛,使武,年少時投入軍中,憑借著自己的一身好武藝征戰沙場,為皇上為出雲國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兩人可謂是皇上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但是,兩相性格水火不容,即使年齡都已經過五旬了,可每次見麵都是一番唇槍舌戰,譏諷嘲笑。讓皇上很是頭疼。
清晨。
朝堂之上,依然是一番唇槍舌戰。其他文武百官早已經司空見慣,對這樣的場景,他們都明智的當做沒看到。開玩笑,兩位都是位高權重的人物,一個不慎得罪了哪一方都沒有好果子吃,誰願意當炮灰啊。
“皇上,這次燕士國派來長公主和親,向本國示好,表示臣服於我出雲國,是個好現象,乃是皇威浩蕩。”左相程易雲對於這次的和親表示十分的看好。
燕士國是在邊界的一個比出雲國稍微小一點的國家,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也算是個富饒的國家。可是燕王野心勃勃,竟然在邊界蠢蠢欲動,擅自練兵,向出雲國發出挑戰。幾個月前,右相梁衛和兒子梁忠奉命帶兵攻打燕士國。粉碎了燕士國的狼子野心。
“皇上,燕士國軍事上已被本國控製,再加上他們承諾每年上貢品。他小小燕士國不足為懼。”
“此言差矣,皇上,臣以為燕士國眼下隻是假意示好,待有朝一日等翅膀豐滿,必會反撲,到時後患無窮啊。”梁衛不這麼認為,看著身邊的程易雲,冷哼了一聲,“左相,到底是慈悲,難道左相不怕到時放虎歸山?”他們這些文人隻知道眼前的安穩。膽小怕事。
程易雲當下心裏很是反感,臉上不怒反笑,隻是笑意未達眼裏,“右相看來不是隻懂打仗,還深謀遠慮啊。”言辭間滿是嘲諷。
“臣以為,打仗隻是一時的,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要燕士國徹底臣服。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臣建議,我國可以出資在燕士國建立書院,醫館等,以我國的文化,語言去同化合並燕士國。實乃良策。”程易雲深知治理一個國家比戰勝它更重要。
梁衛大袖一拂,“照你這麼說我們打戰的,就沒什麼用了?”聲音漸漸升高。
這就是文和武的代溝,兩相各執一詞。
皇上看著兩人的架勢有更嚴重的趨勢,歎一口氣道“兩位愛卿,都說的有道理。其他愛卿有什麼看法麼,不妨一起提出來,一同商議。”話一出,兩相都不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