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的神話把死亡當作生命的前奏擺在我們麵前,生命也成為死亡的前奏。因此,生與死是一個循環故事的不同章節,每一章都是一個過渡,這樣的過渡受一種有秩序的宇宙模式的統治。因此,死亡就是一種通過儀式,而且隻有在一個故事的一章總得有個結尾的意義上來說,才算是一個終結。在這個神話裏,有一個定義明確的道德觀,由於作惡的人會在地底世界受苦,而行善的人則會在更高的領域得福;我們犯錯誤是因為我們並不理解受難的意義,又因為犯了錯誤而受苦,但通過受苦又增進了智慧。行善者會招致惡,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惡,而惡是可以通過他們的行為而得到轉化的。對接受再生哲學的那些人來說,這些深層的真相可以理解為跟我們如此度過此生此世有很大關係,因為我們是在通過當前和過去創建未來。但是,他們也可以被理解為跟一種單一的生活有關係,這種單一的生活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有它自己的章節,也有開頭和結尾,在單個的一生,我們可能會給他人帶來苦難,也可能讓自己受難,我們能夠變得智慧一些,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可能聲稱是行善,但卻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因為這種善隻是膚淺的善。

厄爾的神話故事提出的問題比回答的問題多得多,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確切地知道這樣的神話源自何處,也不知道柏拉圖在自己的著作裏講述這個故事到底是什麼用意。但是,這是一個宏大的宇宙觀,由必然性所統治,反映在各個星球有秩序的模式裏,為我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死亡感知。如果我們過了一生而不明白為什麼與彼此有聯係,也不知道為什麼每一種行動都會帶來一定的後果,那麼,我們就有充足的理由害怕死亡,要麼是因為某種可怕的懲罰在等待我們,要麼是因為我們必須進入黑暗世界,而且還知道在我們的這一生沒有做過任何驅散身邊黑暗的事情。厄爾的故事除了為我們展現了死亡這個極其不同而又十分複雜的意象之外,它同時還是關於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一生的神話。

因陀羅與蟻陣

無盡生命的演示

印度神話裏關於因陀羅與蟻陣的故事,是關於生命延續性的最精致,但也是最深刻的神話表達之一。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宏大的宇宙圖景,描述了眾生的消漲起落,但不是作為消除生命苦難的一種嚐試,也不是許諾我們有什麼死後的回報。這個故事講述的是永恒和時間的真實本質。這個故事很長,但值得人反複回味,在故事裏,哪怕眾神之王也是謙卑的,並在無盡生命的精湛演示裏明白了自己的適當角色。

因陀羅是眾神之王,起先有一條巨龍將天下之水全都俘獲在自己的肚皮之內,結果被因陀羅殺掉。這位神靈將閃電投入巨龍笨拙的尾巴,這條怪獸就崩潰了,如同一堆幹枯的燈芯草。天下之水自由了,遍布大地,四海之水周行於世界各地。這就是生命的洪流,它屬於所有人。田野與森林以潮水為汁液,水流如同血液奔流於血管之內。怪獸先前剝奪了所有人的益處,現在它被殺掉了,汁液就再次流淌起來。神靈回到大地中央的山脈頂上,在高處統治著世界。

因陀羅的第一個行動是重建起眾神的都城,在怪獸統治期間,城池荒廢,殘垣斷壁,一片荒蕪。天上所有的神靈都宣稱因陀羅是救星。因陀羅因為自己的勝利而很高興,也知道了自己的強大力量,他就召來了司藝術與手藝的神靈唯釋法卡曼,讓他建起一座配得上他無比輝煌業績的宮殿。

於是,唯釋法卡曼建起一處閃閃發光的場所,裏頭是繁華的宮殿、花園、湖泊與塔樓。但是,建築工作正在進行的時候,因陀羅的要求卻越來越苛刻了,他的眼光也看得越來越遠。他要求有更多的亭子、池塘、小樹林和遊樂場。天上的這位工匠終於絕望了,希望從天上調集更多幫手來。他回到了梵天那裏,他是偉大的創造神,他的耐心遠遠超出因陀羅的雄心、吵鬧和榮耀。

聽完工匠神的申訴後,梵天對他說:“你放心回去吧。你的負擔很快就要解除了。”梵天接著再去找毗濕奴,他是最高存在,在他麵前,梵天本身也隻是一個代理人。毗濕奴接著就清楚說明,唯釋法卡曼的請求將得到滿足。

第二天早晨,有個童子拿著朝香用品出現在因陀羅的大門口。這個童子隻有10歲大,但滿臉有智慧的光芒。眾神之首說:“啊,弱小的孩子啊,告訴我你來幹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