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仙境,天界第一重天,極南之盡。乃王母頤養生息之天庭別府,名為——別有洞天,此亦是瑤池之所在。那裏有一大片的荷塘,亭亭荷蓮在一汪碧水中散發著沁人清香,使人心曠神怡,瑤池終日輕煙環繞,彩光四射,池水粼粼,真是美不勝收。這裏不僅隻有瑤池勝景,蟠桃樹環繞,還有那一群群美得不可尤物的瑤池仙子。他們各有各的活兒,她們有的照顧保養蟠桃樹、采摘蟠桃,有的負責采摘蓮花、蓮子,以及用蓮子泡酒、做藥以供上貢等。
蟠桃園有三千六百株桃樹。前麵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間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麵一千二百株,紫紋細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相對於蟠桃。蓮子,這種瑤池仙品就遜多了。古人說,吃蓮子能返老還童、長生不老。這一點固不可信,但關於其在養心安神、健腦益智、消除疲勞等方麵的藥用價值,曆代醫藥典籍多有記載,蓮子有鎮靜、強心、抗衰老等多種作用,但因為在瑤池中極為常見,又極易獲得,雖有很大的食用和藥用價值,但品位卻不高。
有一年,在瑤池一個蓮蓬中,長出了一顆散發著淡紫色光芒的蓮子,由於長期在隱蔽處,不易被仙子發現,所以得以長久保存。這顆蓮子,終日取天地之靈氣,受著日月之精華,似乎有了靈氣,光芒越來越大,淡淡的紫色散發著高貴而典雅的氣息,還透著淡淡的清香。
不知過了多少時日,蓮蓬似乎受了感染,不曾衰敗,仍青綠異常,咋看之下,都以為是新長出來的蓮蓬。
一個偶然的日子,也許是命運的安排。這天,二殿隨著西王母到瑤池賞荷。據說西王母又叫瑤池娘娘。她是天宮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請各路神仙之職,在人間管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而二殿下是當今天帝的第二個兒子。而西王母與玉皇大帝並非夫妻關係,但對二殿———華蕘十分痛愛,被她認作了義子,自小養在身邊,傳承了西王母的智慧外,大有青出於藍勝於藍之說,那二殿不但文采風流,容貌甚是出眾,自出生以來就是個鳳凰蛋。二殿之兄——卡維,亦是十分出色的人物,容貌和才華都不遜於二殿,與二殿天生有股呆氣不同的是,大殿身上多了十分平穩,七分從容。當然,他以後就是繼承天帝位置的人,一有空就向如來佛討教佛教知道,加上本身又深受佛教的熏陶,越發顯得神聖無比了。
卻又說回來,二殿獨自一人在和池邊徘徊,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都引得仙子頻頻回首,因為沒有命令,仙子們都不敢上前,隻是遠遠的望著,希望能夠入二殿的眼,獲得二殿的垂青。
這二殿說他呆,其實他不呆,而且知道那些仙子眼中的愛慕,但他隻是淡淡地付之一笑,也不會以此作為優越感,淡淡地過者日子,各安其命。
注目掃視著這片美麗的荷塘,不住的讚歎,怪不得皇兄常對他說:“心不被汙染,看到的東西才是最美麗的。”
一點淡淡的紫光忽映入眼底,隱隱約約的。二殿定睛一看,遠處的荷池真的是泛起一絲紫氣,為了證實自己是否看錯,他決定親自去看個究竟。他喚了一個平時負責采蓮的仙子,二人踏上采蓮舟,仙女負責撐船,二殿給她指明方向。二殿立在船頭,清風吹過,吹起了他的長發和衣襟,顯得風度翩翩,本來滿心歡喜且專心撐船的仙子看呆了,一時忘了手上的動作。
船停了,二殿頓了頓。回頭看那個仙女,隻見她緊抓著船杖,低垂著眉頭,清秀的臉龐上羞得緋紅,越發顯得嬌羞不已,楚楚動人。二殿笑了,心想:本來王祖母說自己呆,原來有人比自己更呆的。於是轉過身蹲下,用那美麗修長的手指,在那仙女麵前晃了一會。那仙女才醒悟過來,忙低下頭說:“請二殿下恕罪,我……我不是有意的。”二殿下看了她一眼,笑著說:“你不必自責,我沒有怪罪你的意思,你繼續為我撐船吧。”
“是。”於是船又開始動了。
眼看著紫光越來越近,二殿下的心莫名地一緊,下意識地抓緊胸口,望著不遠處的光亮。
不久來到了紫光麵前,二殿下仔細地搜尋著,最後發現,紫光是從一處隱蔽的蓮蓬裏發出的。於是二殿輕輕飛離了舟,飛到目標處,小心翼翼的撥開茂密的荷葉,伸手摘了蓮蓬,卻發現蓮蓬裏隻有唯一的一顆蓮子,其它的早已脫落,那紫光是由蓮子本身發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