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堅持穩中求進 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1 / 3)

堅持穩中求進 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論壇特稿

作者:徐紹史

【摘要】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項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統籌推進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與和諧穩定。

【關鍵詞】穩中求進 經濟運行 健康發展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創新方式穩增長,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麵對結構性變化和周期性調整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在區間管理的基礎上,創新推出定向調控,預調微調、精準發力,出台了一係列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政策措施,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在努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的同時,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細化落實鼓勵信息、養老、健康等消費的各項政策,出台了支持文化、旅遊發展的具體措施,居民消費潛力繼續得到釋放,前7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1%,比一季度有所提高。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創新投融資方式,運用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戶區改造,設立鐵路發展基金支持中西部鐵路建設,在信息、能源等領域推出了80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運營的示範項目,努力促進投資平穩增長,前7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頒布實施了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幹意見,優化外貿結構、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等增強出口競爭力的措施陸續出台,外貿形勢有所好轉。

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將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所得稅政策延長到2016年底,並將實施範圍的上限由年應納稅所得額6萬元提高到10萬元;簡化合並增值稅征收率,每年可減輕企業稅負240億元;繼續加大涉企收費清理,取消了一批不合理的收費項目。完善金融支持政策,製定出台緩解企業融資貴的具體措施,實施“定向降準”,兩次下調與小微企業、“三農”關係更為密切的中小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擴大支持小微企業再貸款和專項金融債規模,調整商業銀行存貸比計算口徑,引導商業銀行將更多的信貸資源用於支持實體經濟。上半年對小微企業的銀行貸款增速為15.7%,高於全部貸款增速。

努力保持就業和價格穩定。進一步加大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在社保補貼、財政貼息、稅收優惠等方麵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扶持。繼續加強重點農產品產運銷銜接和儲備吞吐,強化市場價格監管,加大反價格壟斷工作力度,保持市場價格平穩運行。

從目前情況看,各項政策措施正在發揮積極作用,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一些主要指標情況二季度好於一季度。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其中一季度為7.4%,二季度為7.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8%,控製在4.6%的預期目標以內;前7個月,城鎮新增就業858萬人,同比多增14萬人;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低於全年3.5%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國財政收入增長8.5%;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1.4%。

深化改革增活力,體製機製建設取得新突破

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步伐加快,去年3月份以來取消和下放了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製度不斷完善,企業投資自主權進一步落實;工商登記製度改革效果顯著,3~6月全國新登記注冊內資企業約126萬戶,同比增長68%。財稅金融改革不斷深化,製定了財稅體製改革總體方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由上年的220個壓縮到今年的150個左右,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順利開展,“營改增”範圍繼續擴大,累計減輕企業稅負2600多億元;金融機構市場準入進一步放寬,3家民營銀行開始籌建,有100多家中小銀行民間資本股權占比超過50%,中小企業股份轉讓係統掛牌企業超過1000家。價格改革穩步推進,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製度和海上風電標杆電價政策出台實施;農產品目標價格製度啟動試點,棉花、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公布實施;放開了工業用鹽、房地產谘詢服務、電信資費、民營醫療收費等一批商品和服務價格。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快速發展,前7個月服務貿易進出口增長14.3%,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同比增長29.5%。人民幣彙率形成機製進一步完善,對美元浮動區間由1%擴大至2%,今年以來彙率有貶有升、雙向浮動,彈性明顯增強;人民幣對新西蘭元、英鎊開始直接交易。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保持基本穩定,前7個月實際利用外資711億美元,其中服務業利用外資增長11.4%;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526億美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麵清單、商事登記、海關稅務質檢便利化等製度安排基本建立。多雙邊經貿合作積極開展,與相關國家自貿區和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談判有序推進,與俄羅斯能源合作取得新進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穩步推進實施。

有扶有控調結構,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

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各項農業扶持政策不斷完善,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等加快實施,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繼續提高,在關鍵農時及時撥付資金支持春耕生產,有效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夏季糧油再獲豐收,夏糧總產量達到2732億斤,增產95億斤;夏收油菜籽產量1376萬噸,增產34萬噸;早稻再獲豐收,產量680億斤;秋糧麵積穩中有增、長勢總體較好,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基礎。肉禽蛋奶和蔬菜等“菜籃子”產品生產穩定發展,市場供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