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困意襲來(1 / 3)

這位難民喊出來的話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這麼多人,張口是要吃飯的。臨冬城要開倉賑糧,目前也可以解決這幾十萬人的燃眉之急,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鄉親們不要著急,你們的住處是必須你們親自動手搭建的。至於糧食,我想到了一個辦法。你們知道,現在是戰時,糧食本就是緊缺物資,不可能有閑糧養閑人。現在臨冬城正準備修建一條大渠,願意出工的,按照市價計算每天的工錢,不願出工的,你們自便。”

修建大渠,看來就是鄭潛想到的折衷之法了。

難民裏一陣燥動,對於官方的攤派,他們都養成一種下意識的抵觸心理。以前臨冬城各縣城發生的攤派不少,但承諾的報酬卻遲遲看不到,最後連這些承諾幹脆都沒有了。.一旦有需要,出工出錢出力已經成了官方的硬性攤派。

雖然鄭潛有著神使的光環罩著,但是難民們畢竟隻是道聽途說,沒有親眼見鄭潛殺帝都使者,毀天隕團,救百萬眾。他們中間有些人甚至連鄭潛是誰都不知道。

所以鄭潛此話一出,便引起了一陣的質疑。

鄭潛自然知道臨冬城各縣民眾早就深受自治之禍。臨冬城王室撒手不管,讓各縣城自治,自治的結果是強人橫行,普通百姓深以為苦。對他的這個提議有著抗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鄉親們,你們放心。工錢每日結清, 而且按照市價結算,如果誰敢克扣你們的工錢,你來找我,我砍他的頭。我說到做到。”鄭潛在城樓上威嚴的喊道。

工錢發放是一個肥差,如果稍稍動點心思,想私下克扣點工錢,撈點油水是不費什麼力氣的。

所以鄭潛這話說出來不單是給難民們聽,而且也是給所有守衛們聽的。

鄭潛的打算是想挖個深渠大溝,將通天河裏的河水引到城外來,做護城河。

護城河這個概念屬於鄭潛前生的記憶,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護城河這個東西。

沒有人知道鄭潛這是照本宣科,護城河如果建成,無疑又將是鄭潛的一項發明創造。

護城河的寬度以擋住四級霸師的滑翔為前提,計劃是五百丈寬。在護城河的上遊,鄭潛準備挖一個蓄水的大水庫。這兩個工程具有相當的規模,以目前的幾十萬人計,堪堪可以在風霜攻來之前完成計劃。

這是鄭潛想到的一著陰著。隻要能打風霜一個出奇不意,這條護城河,又可以讓風霜大吃一壺。

至於錢糧方麵,虎賁團和雪狼營早就開始在城內征集,軍備倉庫裏已經堆滿了糧食。

鄭潛征集錢糧的另一個方式,是將附近的縣城今年應繳納的稅款和糧食一並征集,更遠的一些縣城的稅款和糧食由附近的縣城墊付。根據各縣財政的承受能力,墊付的稅額和糧食並不相等。

財政狀況好一些的縣城墊付的額度相應的會大一些,墊付的部分,由這個縣城奉王令向被墊付的縣城征收。省掉了臨冬城派兵征收的麻煩。

如此類推,鄭潛其實是就近拿糧拿錢,而收繳的工作,等於是分派到下麵的各個縣城裏去了。

這個辦法雖不是最好的辦法,但現在是戰時,這個辦法是最省時間的辦法,鄭潛自然沒有理由不用了。

國庫充實,鄭潛說話辦事才有底氣,這麼大的工程說幹就能幹的起來。不單解決了幾十萬難民的生計問題,還築就了防禦工事,勉強也算是一舉兩得了。

鄭潛準備安置難民的地方,正是臨冬城通往暗夜森林地下通道出口處外麵的那一片寬闊的區域。

將難民安置到這裏鄭潛是有著一層打算的,隻要民心所向,真到臨冬城危急的時候,這些人也可以成為臨冬城的助力。到時這條通道就會起到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