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鄭禦史的神奇發現(2 / 2)

這個孩子所住的村莊,算是在大山深處了,並且地勢險要,離開村子兩三裏,就完全是一片幾百裏內、荒無人煙的高山密林,也是蟒蛇活動最頻繁的地方,當然,那一帶也是草藥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但不知為什麼,那個孩子,卻仍然是每天照常進山采藥,有時帶著幹糧和水,連晚上都住在山裏,一連兩三天才出來一趟。

村裏的有的好心人,免不了苦口婆心的勸這個孩子,說進山采藥太危險了,一不小心就會被那個蟒蛇吃掉,最好還是不要去送死。

而那個孩子聽完這些勸告後,隻是作個揖,表示感謝,其他也不多說什麼。但還是我行我素,仍然幾乎每天都進山采藥。

因為蟒蛇的緣故,這一帶的藥材產量銳減,這一下,藥價便漲了起來,有的藥價格甚至比以前長了四五倍,在這種高藥價的刺激下,仍不斷有要錢不要命的藥農,進山采藥,也不斷傳來、又有藥農被吃掉的消息。

但在這段時間裏,這個孩子比誰進山的次數都多,待的時間都長,卻從沒有過意外。他在這段日子裏,也靠采藥掙了不少的錢。

這事確實夠怪的!

以前,沒人注意過這個不起眼的孩子,並且,在一開始的時候,有人看他每天進山采藥,卻能毫發無損的回來,都覺得這個孩子不過是個傻大膽,運氣好而已,這樣下去,遲早會被蟒蛇吃掉,但這樣過去整整一年,附近仍舊不時傳來蟒蛇吃人的消息,但這個孩子卻依舊安然無恙。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個孩子沒被蟒蛇吃掉,肯定不是由於僥幸,而其中必有不為人知的蹊蹺。

就在同一個村子裏,還有另外兩個、和這個孩子年紀差不多的孤兒,這兩個孤兒也不知聽誰說的--蟒蛇不吃十八歲以下的孩子,所以那個采藥的少年,才能連續一年去山裏采藥,依然安然無恙,並且靠著賣藥還發了筆小財。

這兩個孤兒聽信了這種傳言,於是他們倆也決定進山采藥,他們覺得自己和那個采藥的孩子差不多大,既然那個孩子沒事,自己應該也不會有事的,趁著藥價這麼貴,想也趕緊賺點錢。

但就在這對孤兒第一次進山采藥後,就沒再也沒見他們出來。人們都知道,這肯定是被蟒蛇吃了,從此以後,那種“蟒蛇不吃孩子”的謠言,也不攻自破。

但為何隻有這個孩子沒事呢?

人們怎麼也搞不清楚,有人也試圖問這個孩子本人,但也沒問個所以然來--每當有人問到那個蟒蛇,那孩子總是淡淡的說,他從沒見過什麼蟒蛇。

可是,這種事慢慢地、就在這座大山一帶傳開了。方圓上百裏內,都知道了這個孩子的事情。

一來二去,這事就傳到當地新來的父母官--鄭禦史的耳朵裏。為什麼明明是個縣令,別人都稱他為鄭禦史呢?

因為這位鄭禦史,本是朝中一名正直的禦史,不禁學問淵博,為人也正直無私,嫉惡如仇,因為得罪了朝中奸臣,而遭到彈劾,被降為了縣令,但別人還一直稱他為鄭禦史,以表示對他的尊敬和佩服。

這位鄭禦史,一到縣裏,就想為老百姓做點實事,他早就聽說,那條蟒蛇,是本地一大害,搞的當地人心惶惶,還竟然吃了幾十個人,並且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於是,鄭禦史就下決心、要除掉這條蟒蛇,可是怎麼才能除掉呢?他想了很多方案,也找了很多當地的老獵人請教,但這個蟒蛇,實在是太難對付了,誰也想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鄭禦史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聽到關於那個孩子的“怪事”,不由的心頭一動,他隱約感到,也許從這個孩子身上,能發現關於那個蟒蛇的秘密。

鄭禦史馬上差人去把孩子找來。不過,他並沒有向別人那樣,直接就問關於那個蟒蛇的事,而是先和那個孩子聊起天來。

這個孩子雖然從小是個孤兒,但卻顯得非常文靜知禮,雖然第一次見官老爺,可以看出有點緊張,但仍然知道行禮問安,顯得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很多。

鄭禦史和藹的讓他坐下,像一個長輩一樣,親切的問了一下他生活狀況,然後隨便閑聊起來,而那個孩子,則顯得有點拘謹,鄭禦史問一句,他就答一句,除此之外,不多說一句話。

而鄭禦史則邊聊天,邊仔細的觀察這個孩子,恰在這時,一個老仆人按鄭禦史的吩咐,端了一碗冒著特殊香味的肉湯,正準備端過來,給孩子喝,就在門口的時候,忽然,砰的一下,老仆人失手把湯碗打翻在地,也就在碗落地的一瞬間,鄭禦史在孩子身上,看到一種非常怪異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