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和唐池舟都不太同意老頭的這番話,覺得他的這些話很有些漏洞,尤其是唐池舟,更是覺得老頭的這種推論很不正確,斟酌了一下用詞,對老頭說道:“老人家的話說的很有道理,但這隻是一種可能,另外一種更大的可能就是--這三個人不是不懂醫道,恰恰是精通醫道,因為隻有精通醫道,才有可能根據周圍的環境,察覺出陰陽之氣的聚合變化,才能通過這種植物的生長環境、形狀、還有氣味等,猜測出這種它可能具有的藥性和味道。
並且中醫和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麵,是融會貫通的,在中醫中,醫術高超者,必然對中國文化的各個層麵,有極深的了解和研究,反之,對中國文化中精通者,往往都通醫術,那個道士是風水方麵的一流大師,以他對風水學的深厚造詣,很容易看出這種植物的藥性,再說其他兩個人,那個長的像秦始皇的人,據教授研究,曾經他跟一個秦始皇宮中的一個老宦官在山穀中一起生活過,而這個老宦官在宮中,經常與太醫接觸,所以通醫術,而長的像秦始皇的那人的醫術,很可能就是跟老宦官學的,而那個瞎子,則不知來曆了,不過極可能也是深通醫術,總之,正是這些人精通醫術,才輕而易舉的在山穀中,發現了這種口味特殊的植物。”
老頭聽完,並沒有反駁,而是點頭微笑,連聲稱讚唐池舟說的對。三個人有談了一會,但老頭似乎對他們即將實行的計劃,談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教授和唐池舟又勉強做了一會,才親身告辭,老頭熱情的送到了門外。
在回來的路上,兩人都默默無語,各自想著心事,忽然唐池舟對教授說:“您是不是感覺老頭今天有點怪,說的話有點言不由衷,好像是在故意敷衍我們是的”。
教授認同的點了點頭,深深地歎了口氣說:“是不是覺得這事有危險,他不想摻乎進來呢?才故意給我們打哈哈”。
“我覺得也有點像,除此之外,也想不出有什麼別的原因,既然這樣,那這個計劃,隻能靠咱們自己去實施了,所以回去咱們倆再好好討論一下,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準備好應對的預案,做到萬無一失”, 唐池舟認真的說。
教授聽完後,連連點頭,心想,選唐池舟一起來,絕對是個正確的選擇,當自己遇到困難時,有這麼一個思維縝密的人能一起討論,真是太好了。
在準備的這幾天裏,教授和唐池舟又把方案完善了一下,還和兩個學生一起,對這個計劃做了反複的演練和完善,並考慮到了種種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七八天的時間,真是一晃就到,接連下了幾天雨後,終於在第六天的時候,天氣開始放晴,並且這一晴就是萬裏無雲,在第八天的白天,四個人哪裏也沒去,就躲在屋裏睡覺,以養精蓄銳,為了今晚的行動,做好準備。
天一擦黑,三個人吃完晚飯後,就開始準備當天夜裏行動用的工具,準備了兩個能放五節幹電池的強光手電,懷表,繩索,並且都換上了偵察兵專用的靴子,這種靴子極輕便且堅固,爬山時,抓地能力極強,所以爬起來非常快速而省勁。
更令唐池舟吃驚的是,教授和兩個學生,還準備了幾大盒“芳香熒光粉”,這種“芳香熒光粉”隻要潑灑到被追蹤人的身上,就極難在短時間內除去,在黑夜中,一旦身上粘到這種“芳香熒光粉”,身上就會發出點點熒光,並且還會有芳香的氣味,那就極難逃掉了。
唐池舟心想,當時對這三個洋人背這麼多東西進山,還很不理解,覺得山路這麼難走,幹嗎不輕裝簡從,沒想到包裏會有這麼多有用的設備。看來教授和兩個學生,製定的計劃確實嚴密。
等這一切都準備好後,教授又從包裏掏出一把左輪手槍,裝滿子彈,然後插在了腰間,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