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峰回路轉(1 / 2)

這麼一問,店小二沒立即回答,麵有難色的撓了撓頭,作為精明的上海人,唐池舟當然知道該怎麼做,他悄悄地往店小二塞了幾塊銀元,店小二假裝不好意思的虛讓了一下:“哎呀,唐爺這些天您在店裏,已經夠照顧小人的了,這就不需要了吧,俗話說無功不受祿……”。

唐池舟往他手裏硬塞:“錢不多,拿著買包茶葉喝吧,我們住這裏沒少承你照顧,一點心意,你就收下吧”。

就這樣推讓了幾下,店小二才一臉媚笑的收了下來。當然,這小子也機靈,知道這錢不是白拿的,於是,他賊眉鼠眼的往四周看了看,發現沒人,這才壓低聲音、滿臉神秘的對唐池舟說:“不瞞唐爺,我們掌櫃的那不死的,曾經再三囑咐我,千萬不要把這事告訴給別人,因為這可是我們店賺錢的法寶,別的店也想做這種菜,但他們沒有貨源,隻有我們獨一份,所以想買多貴就買多貴,每年都會有周圍一帶有錢人,慕名到我們店裏來,就為特意吃這種菜。

因為這種菜,在我們縣誌裏有記載,說是早在秦漢的時候,就曾經有人從山裏采集這種菜出來賣,更奇特的是,有人管這種菜叫做‘始皇菜’,因為據說在秦末漢初的時候,有個采這種藥出來賣的人,長得很像秦始皇。那時候,人們初嚐到這種菜時,就感到其美味無比,是一種‘奇物’,為什麼說它‘奇’呢?因為這種葉子,竟然會有極其鮮美的肉味,那種肉味有羊肉的鮮美,牛肉的醇厚,豬肉的濃香,但又絲毫不膻、不膩,所以,自從這種菜一出現,就非常昂貴而稀少。當然,吃得起的,也都是有錢人。

我們這一帶在秦軍裏當兵的還不少,甚至還有些在秦皇宮裏當過宦官,那恰好是秦末漢初,因此有不少人見過秦始皇本人。

有一天,一個在秦朝做過官的、後來回歸鄉裏的秦朝官吏,聽說這種‘奇草’味道極其鮮美。於是,便來到賣這種草的現場,準備買些來吃,並且他還想打聽一下,這種葉子是取自何方,如果能知道,他就能自己派人去采集了,那豈不是發了大財?

他撥開人群,準備跟裏麵那賣藥的好好聊聊天,但當他好不容易擠進去、並看到那個賣藥人時,竟然膝蓋一軟,就跪在那人的麵前。因為那個賣藥人,讓他感到極度震撼--太像始皇帝了,模樣、身材、再到那一舉一動的氣質,猶如始皇帝再生,雖然他理智上知道,這個年輕人不可能是始皇帝,但因為始皇帝在他心目中的威儀,實在是太厲害了,因此雖然明知不是,但還是管不著自己的雙腿。

漸漸的,漢朝的官方也聽說了這件事--竟然會出現一個極像前朝皇帝的人,並且賣的還是、沒人知道來曆的奇異“菜葉”,這絕不是什麼吉兆。於是便想著抓捕那個賣菜人,後來,也不知為什麼,還沒等官方實行這個計劃,那個長的像秦始皇的買菜人,就神秘消失了,後來就再也沒出現過。

隨著那個神秘賣菜人的消失,各種傳言也沸沸揚揚,有人說,那是秦始皇投胎轉世,有人說那是秦始皇的兒子,並且會推翻剛剛建立的大漢江山,恢複秦的天下”。

聽完店小二的這些話,唐池舟越發覺得這種植物神秘,但店小二雖然說了這麼多,但還沒提到現在他們吃的這種神秘植物,究竟是從哪裏弄到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那你們現在用的這種菜,是誰采集的呢?”唐池舟緊緊追問,他邊問邊把手插進褲子的口袋裏,好像是一種不經意的習慣性動作,其實,他是緊緊抓住口袋裏的幾塊銀元,心想,如果店小二不說,那就把這剩下的幾塊銀元,掏出來給店小二。

還好,店小二正說在興頭上,唐池舟這麼一問,他就毫不遲疑的滔滔不絕的解釋起來:“其實,我們這一帶,一直以來,能弄到草藥的是個瞎子,誰也不知道那個瞎子從哪裏來,是什麼人,他每年頂多也就賣個三四次,賣家都是本地數一數二的大戶,並且,近幾十年來,就再也沒人見過這個瞎子出來賣過,有人猜測他死了,還有人說他已經雲遊到其他地方了,所以,這種菜在我們這一帶,消失了有幾十年的時間。

但聽老輩人講,在這個瞎子賣這種菜之前,自秦漢以來,這種菜就再沒出現過,我們這一帶的人,隻知道一輩輩的人傳說有這種菜,並且在縣誌裏有記載,但誰也沒親眼見過,親口嚐過,直到那個瞎子出現後,才不知從什麼地方,弄到了這種菜,並且這種菜的樣子、還有口味,和縣誌上記載的幾乎一模一樣,人們才知道,消失兩千年的菜,竟然又神奇的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