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文天祥與大光明法(1 / 2)

這段日子,是老族長生命中最恐怖、最孤獨的日子,他充分利用越來越少的“清醒時間”,反複思索著--這種怪事為何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想來想去,仍然是沒有一點頭緒。以前,他對看相算卦的很蔑視,覺得都是些江湖騙子,他從來不信這一套的,不過,自從遇到這種可怕的怪事, 在嚐試過各種努力,依然找不到答案和原因時,老族長忽然覺得,自己也越來越迷信起來,開始對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感興趣,這真是應了那句俗語“不怕你不信神,就怕你家裏有病人”--人遇到生死攸關的事情,卻又無力控製時,往往會變得迷信起來,這是人的正常心理。

於是,他開始趁著清醒的時候,趕緊去找算命的,捉鬼的,驅邪的人,什麼道士、和尚的,老族長也找了幾個,並且采取了他們建議的種種措施,但一點效果都沒有,仍然是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少,並且間隔的越來越長。

這讓老族長身心俱疲,心想算了,還是順其自然吧。就在他心灰意冷的時候,忽然想到祖傳的那兩本書:那兩本書不是教如何逃避種種危險的嗎?並且他聽作為省文化機構顧問的表舅說過,正是那兩本,保證了他們趙家子孫的延續,在亂世中,那些遺傳了建文帝特殊能力的後世子孫們,就是靠這兩本書,訓練出了種種特殊的本領,躲避了重重危險。

而他遇到的這種可怕的怪事,能否在這兩本書中,找到解決辦法呢?

於是老族長邊馬上找出這兩本書,細細研讀起來,當他真正讀的時候,老族長也感到自己才疏學淺,麵對這種艱澀的文言文,他覺得讀的太吃力了。沒辦法,隻能一個字一個字的硬啃,並且他也知道,自己經沒有太多時間了。

這兩本書果然非同凡響,裏麵居然真的涉及到老族長遇到的這種狀況,這讓老族長萬分激動,也陡然升起一絲希望。他真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早點想到這兩本書,後悔自己為什麼以前不好好讀這兩本書。書上有關老族長遇到的這種險境,是這樣說的:

世上除了有形的刀劍能傷人外,還有無形的陰氣,也能置人於死地。活人算是“陽人”,死人算“陰人”;“陰人”怕陽氣,所以孤魂野鬼最怕豔陽普照之地;而“陽人”則最怕陰霾晦暗之地。

“陰人”在“極陽之地”就很快會“魂飛魄散”, 而“陽人”在“極陰之地”待久了,陽氣也會被奪去,陰氣就會侵襲進來,這就會造成一個嚴重後果--肉體沒有死掉之前,體內的陽氣就變成陰氣了,而這種狀態的人,已經不算是個人了,因為他的肉體雖然還在,但陽氣已經消失殆盡,身體全部被陰氣所占據,陽壽提前結束。而被陰氣完全控製的肉體,雖然依舊能坐立行走,吃喝拉撒,但此人真正的智慧、性格和心智,已經消散。

老族長看到書中說的這種狀況,簡直和自己的症狀完全吻合,於是越發後悔自己沒讀這兩本書,他連忙在書中找破解之法。

書中寫到,如果萬不得已,一旦身處這種“極陰之地”裏,與陰氣抗衡的方法就是每天靜坐兩個時辰,練習“大光明法”。書中提到了文天祥,就是靠練習大光明法,才在陰氣極濃的牢房中,整整度過了三年時間,而沒有被陰氣所傷。

陰氣重的地方,除了陰宅、墓地之外,還有因為地勢、地氣而自然形成的“極陰之地”。

除了這些,陰氣極重的地方還有一處--那就是牢房。古時的牢房,就是人間地獄,又髒、又臭、老鼠、蛇滿地爬,屎尿橫流,汙穢不堪,和公共廁所差不多,犯人的死亡率極高,而老鼠、蛇也正是在陰氣濃重的地方,才能迅速滋生。著名的南宋丞相文天祥在被俘前,當他陷入蒙古兵的重重包圍時,他遇到一個道士,就是這個道士傳授給了文天祥 “大光明法”,所以,文天祥在被俘後的三年,每天通過靜坐練“大光明法”,對抗獄中的陰氣,竟然沒生過一次病。最後,因為他一心求死,絕不向蒙古人投降,才被忽必烈殺死。

老族長讀到這些時,忽然回憶起自己小時候時,凡是住在那所宅子的長輩,每天都會靜坐。這好像是他們家的傳統,並且規定,男孩子從十四歲起,就開始每天靜坐。當時他們這些孩子都不明白為什麼。

但是後來,隨著時代的改變,在那個宅子裏住的同輩們,搬出去的搬出去,移居的移居,再也沒有人恪守他們家靜坐的傳統了。老族長看完這兩本書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先輩們,每天之所以靜坐,是因為他們在用“大光明法”,來抵禦宅子裏陰氣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