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討論來、討論去,所有的問題都指向一點--宅子裏,如此強的陰氣從哪裏來?另外,表舅在那個院子的潭水裏,還發現了一個非常詭異的現象,難怪表舅在潭水邊站那麼久。發現了什麼詭異現象呢?
說起來,這還是和表舅的知識背景有關。
原來,表舅的女兒是學生物學的,並且專門研究淡水魚,家裏有很多淡水魚標本,表舅對任何學問都很有興趣,在女兒家住的時候,也經常翻看這些標本和相關書籍,因此,對很多淡水魚種類,表舅非常熟悉。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半個專家,正是具備了這方麵的知識,才讓他發現,那個潭水裏的不尋常現象。
表舅發現,在那個潭水裏,有一種魚,根據外部特征,絕對應該是食蚊魚,但讓他感到有點震驚的是,一般這種魚,最大的也就幾厘米長,而這個潭水裏的食蚊魚,卻足足有一米!怎麼長那麼大?
表舅發現的這個現象,讓我們很自然的聯想到另外一件事--那個如雞一般大的蜂王。那個蜂王之所以長那麼大,正是因為它生長的環境很特別-- 一個和那個“極陰之地”的山洞、連通著的岩洞。
那既然潭水裏的食蚊魚,也能長到如此巨型的尺寸,是不是說那一池潭水也和“極陰之地”的山洞相連呢?
這種猜想使我們三個人都很興奮。本來就是去找如何進那個山洞的線索,沒想到竟然有這種意外的發現。
李姐的設想更為大膽,她認為那個宅子,肯定也是和山洞相連,要不然,一個宅子,怎麼會有那麼重的陰氣,還有,為什麼潭水裏的個頭本來該很小的魚,卻能張那麼大個,這完全是和那個蜂王棲息的岩洞,是一樣的情況。
如果李姐的這個推論成立的話,那麼這個山洞的規模就太驚人了,原以為它隻是通到我們村子附近的巨石下麵,如果那個山洞還通到附近縣城的趙家宅院,那它地下長度,至少有上百裏。真是這種長度的話,直接從洞口迷宮式的通道中進入,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趙先生既然把宅子建在那麼奇怪位置,肯定是有原因的,也極可能與那個山洞有關。那是不是宅子有直接進入山洞的捷徑呢?我們感到又向目標近了一步。
如果我們從趙家宅子入手,來尋找新的進洞口的話,說不定很快就會有突破的。但具體操作上,還會遭遇很多困難。例如,畢竟趙家老族長還在那裏住,要想在宅子裏找通道必須先過老族長這一關。可問題是,在某種意義上說,老族長現在算是個“半人半鬼”,這種狀態下的“人”,會有什麼怪異的行為和能力,我們還是很缺乏了解的。
要是老族長還是個正常的人,那就好辦很多,直接向他說明真相都無所謂,他應該可以配合的。很多年前,表舅向他借祖傳書那樣,會爽快的答應。可現在……唉,可憐的老族長,現在變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雖然覺得從趙家宅子入手,是個很好的辦法,但如何應付那個“特殊狀態”下的老族長呢?暫時還沒有更好的辦法。我曾問過表舅,人一旦處於這種狀態,還能“活”多久?表舅說他也不太清楚,隻是以前聽那個風水大師,提到過這種現象,除此之外,就沒更深一步的了解了。不過作為老族長的一個朋友,他寧願老族長幾年前就去世,也不願看到他現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對老族長來說,這是一種無盡折磨。因為現在的老族長,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不再是那個真正的老族長了。
我們三在一起唏噓了一陣,但因為這種情況太特殊了,連表舅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所以還是隻能暫且放一放,過段日子後,看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
說來事情還真夠湊巧的,大概從趙家宅子後來後的半個月,就從老族長兒子那裏傳來消息,說老族長去世了。這完全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因為我們三個,都絕沒想到老族長會這麼快就去世。
接下來的事情更令我們以外。
兒子在整理老族長遺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筆記本,並且這個筆記本還特別注明,是留給表舅的。更加令人感到有點不太了解的是,這個筆記本是用塑封機封了好幾層,在封麵上寫著:“請老友省文化局顧問王守中研究員拆閱,其他任何人請勿擅自拆看”。看來老族長的兒子是個孝子,他完全遵照父親的遺囑,特意把這個筆記本郵給了表舅。並且在電話裏,還向表舅還講了這樣一件比較怪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