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夏天,當那個財主還是窮小子的時候,上山砍柴。天氣酷熱難當,所以他沒往山深處走,隻在家附近的山間轉了轉,卻沒想到,恰好遇到一個老道士好像中了暑,到在山路上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幸好離他家不遠,所以他連忙把這個道士,背到自己家中,又是給道士打扇扇風,又是用冰涼的井水幫他降溫,過了好久,道士才慢慢緩了過來。
因為道士身體虛弱,所以在他家修養了好幾天,這個財主沒發財以前,算是個心地良善之人,對這個道士好吃好喝好招待,雖然家裏很窮,但也是拿出最好的食物給這個老道士用,讓這個老道士非常感動,於是說要送給他一份“大禮物”,作為報答。
在某天的午後,財主回到自己的破家中,發現老道士手中,拿著個用莊稼秸稈編成的、很精巧的籠子,並且籠子上罩著塊黑布。
等道士慢慢揭開黑布時,財主震驚了--籠子裏是隻巴掌大的小型“孔雀”,美豔無比,並且還發出清脆悅耳的叫聲,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妲己鳥嗎?當時,財主的頭腦興奮的一片空白,他知道這隻鳥對他意味著什麼,會徹底改變他的命運--或者說,連他後代的命運也會被徹底改變。
他的感覺像是在夢裏一樣,他連道士是怎麼把鳥放下,然後告辭離開的,他都沒有意識到。
直到過了一兩年後,財主在回味這件事時,才不禁從心頭生出種種疑問:“妲己鳥不是隻出現在初春的幾天嗎,那道士是如何盛夏能捕捉到?並且,這種鳥反應極快,從沒有人成功捕捉,那道士又是怎樣做到的呢?”
那個挖空心思,用幾年時間和財主套近乎,試圖尋找捕鳥秘笈的人,真也夠勢利的--當得知並非是財主本人捉住的鳥後,就好像一下子和財主絕交了,再也沒登過財主家的門。
這件“做局套捕鳥秘笈”的事,也在當地成了笑談。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那個不起眼的窮小子朱重八(朱元璋的小名),竟然是村裏幾百年來,第一個捉到這種妲己鳥的人,不光別人沒想到,連朱元璋自己也絕沒想到。
到朱元璋十多歲的時候,元朝的天下已經很不穩了,各地造反運動風起雲湧。這一亂,治安也就不好起來,打家劫舍的土匪,更是遍地都是,並且經常來村子裏搶掠、騷擾。於是,村子裏抽出一些人拿著銅鑼,在山坡上站崗放哨,如果發現遠處有土匪來,銅鑼一響,村子裏馬上關上寨門,做好防護措施。
這一年的初春時節,正好輪到湯和和朱元璋值班,兩個人拿著銅鑼,坐在那長滿梧桐樹的山坡上,警惕的往山下張望著。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年景不好,或者是天下動蕩等原因,在接連十多年,妲己鳥似乎已經絕跡,再也沒在這個樹林裏出現過。再加上戰亂,饑荒的原因,已沒人還有心思來這裏捕鳥了。
已是午後時分,天氣不冷不熱,“春麵不寒楊柳風”,在這溫暖的春分,和芬芳的花香中,兩人仿佛暫時忘了饑餓,悠然的蹲在地上,眼睛邊盯著山下,邊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著。
忽然,兩人聽見一陣嘰喳的鳥叫聲,那種聲音是那麼的悅耳動聽,讓人五髒六腑都感到舒服、妥帖。這還是他們倆長這麼大,第一次聽到這麼好聽的鳥叫聲,正當他們準備觀察是什麼鳥發出這種聲音的時候,一隻鳥落在他們倆麵前--這隻鳥隻有巴掌大小,但卻無比豔麗,那多彩的羽毛,優雅的姿態,美的奪人心魄。
這時,兩人無比驚愕的對望了一下,以他們倆的默契程度,他們都知道在對方的心底,此時會同時冒出三個字來:妲己鳥。
這種鳥,他們從小到大經常聽大人提起,但從未見過,不過圍繞著這種鳥的美麗和傳奇,他們倆都是耳熟能詳的。而此刻,這種傳說中的鳥,竟然意想不到出現在他們倆麵前,這讓他們恍若在夢中一般。
當朱元璋的注意力,被這種豔麗無比的鳥,完全吸引過去以後,他忽然覺得,周圍的世界忽然都變了--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並且周圍所有運動著的物體,都變得運動的非常緩慢,朱元璋抬頭看了一下天空中其他的飛鳥,他驚奇的發現,那些鳥飛行的速度,為什麼突然變得比蝸牛還慢!而眼前不停蹦躂著的妲己鳥,速度也變得極慢,這讓朱元璋有種想伸手抓住它的衝動,並且他覺得,既然這隻妲己鳥,行動如此遲緩,他能毫不費勁的一把就逮到。當朱元璋這樣默默的想著,手已經下意識般的、急如閃電的伸了出去,竟然一把就把那個妲己鳥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