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那個瞎子也是天賦異稟,具有深不可測的智慧,以及種種不為人所知的能力。對於那些前來算命的人,他隨便看一眼,就知道的他們的吉凶禍福、來龍去脈,這種修為非常高,就是人們常說的那種“靜極而生慧”。
就是說,當人達到一種極度“入定”的狀態後,智慧潛力也會釋放出來,於是便會擁有超人的洞察力和預見力。
清朝初期,一個著名的軍事將領,就有這種能力。傳說他有一次,晚上在帳篷裏入定後,能感到敵方正在部署偷襲計劃,於是他趕緊起身命令自己的部隊,夜裏要做好作戰準備,來應對敵方的夜間偷襲。
果然,就在當天的夜裏,敵方真的來偷襲了,幸好事先早有準備,所以不但使敵方的計劃落空,並重創了敵方。
明朝有個讀書人,也具備這種修為。
這個讀書人,除了讀書外,每天都要打坐,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有一年,到了應試的時候,大家都紛紛進科場考取功名,他本來一貫熱衷於考功名,但不知為什麼,那年他卻主動放棄,沒去應試,人們都覺得他肯定是瘋了、傻了:三年才一次的考試,錯過後,又要等三年。為了考取功名而那麼刻苦讀書,而到考試的時候,卻又主動放棄了。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那年,當地貢院起大火,所有參加考試的考生全部被燒死,沒有一個幸免,而這個讀書人,卻因為沒有參加考試,才幸免於難。後來,人們也傳說這個讀書人達到了“靜極而生慧”境界--也就是能預見即將發生的事。
很顯然,那個瞎子也有這樣可怕的能力,甚至比這還更強。麵對一個如此可怕的對手,恐怕要比千軍萬馬還難對付。
這個道士當然也不是等閑之輩,為了能除掉那個瞎子,他做了周密的計劃。首先,他要PK的是瞎子驚人的洞察力--就是你內心深處的所思所想,那個瞎子能一眼看穿,這種能力太可怕了。
怎樣應對瞎子如此強悍的洞察力呢?
道士開始練習“統攝心神”的能力。
所謂的“統攝心神”,就是控製自己意念、念頭的能力。佛經上說過,世間最難的事情,就是駕馭自己的內心,所謂的“大將軍能統帥千軍萬馬,卻無法統禦自己的心”。
對於一般人來說,越提醒自己不去想某件事,卻往往會想的更多;越想屏蔽自己的某個念頭,那個念頭卻會更頻繁的出現。
而道士“統攝心神”的能力,則練得極為爐火純青。他可以自由關閉與開啟心中所有的念頭。之所以練這個功夫,就是要對付那個瞎子洞察力的--你洞察力再厲害,我內心中根本不出現那個念頭,那你就“洞察”不出來了。
之前,道士曾經有個武功高強的師兄,自恃自己勇力過人,曾經獨自上山,去殺那個瞎子,沒想到在經過一個山穀時,被從山穀上滾下來的一塊巨石,砸成肉泥。因為那個瞎子,早已“洞察”出這個師兄的意圖,並連他行走的速度、位置、路線,也都一清二楚,所以在師兄必經的道路上,早已設下機關,於是那位可憐師兄的,一身武功無從施展,連瞎子的麵都沒見到,就變成了一堆肉泥。
後來,道士的師傅感歎到,對於瞎子這樣的人物,光靠武力,基本沒有任何效果。於是,在反複琢磨如何才能除掉瞎子的過程中,道士也漸漸悟出來,要想接近那個瞎子,首先要把自己心中殺他的念頭盡量“藏起來”--就是在見到、接近那個瞎子過過程中,心中出現殺他的念頭越少,就越難被瞎子探測到。
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絕對做不到的。
為了騙過瞎子,道士也做了艱苦的訓練,他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在山裏采藥的藥農,並且把心中自己的真正身份和目的,盡量減弱,直至基本消除掉。
道士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去做這種心理上的練習,還有對念頭的控製能力。最後,他終於達到了收放自如的程度。
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催眠,讓自己從內心中相信,自己是另外一個人。
於是,道士開始以藥農的身份--並且他內心,也能完全把自己當成一個藥農--慢慢逼近那個瞎子隱居的山裏。
在此過程中,一切都很順利,他要殺掉瞎子的那個念頭,絲毫沒在心中出現。他隻是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藥農,然後要到某個地方去采藥,那個地方也許會遇到什麼人之類等,道士在腦子反複默念著這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