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書先生感到驚奇的是,從沒見過我太爺爺讀過醫書,甚至其他的書,為什麼他有這樣的見識,是他自己悟出來的,還是跟什麼道士學的?
我們家並不是醫學世家,而從太爺爺那輩才開始從醫,並且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成了名醫,而之後的幾代,卻又沒有一個人從醫,所以我太爺爺應該是天才型的,而不是學術型的。那是什麼緣起,而走上學醫的道路呢?
據說在我太爺爺是獨生子,所以家裏當成寶貝一樣養著。但他身體從小就不怎麼好,並且行為舉止有時很奇怪,和其他孩子相比,好像不太“正常”。
在八九歲的時候,既不喜歡和別的孩子一起玩耍,也不喜歡讀書。大人給他買了筆墨紙硯,並送他進了私塾,他卻對四書五經一點興趣都沒有,隻是經常一個人拿著毛筆,蘸著墨水,在自己皮膚上畫一些奇怪的線條。因此,一開始沒少挨私塾先生的戒尺,經常手被打得腫起來。但他卻“屢教不改”。
回家後,父親看到自己寶貝兒子腫起得手,心疼的都想掉淚,後來幹脆不讓兒子上私塾了,任他在家裏想幹啥就幹啥。
我太爺爺因此便能無拘無束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他經常把自己脫得精光,然後用毛筆,把身上畫滿各種各樣的線條,家裏人都對我太爺爺這種怪異行為,非常擔憂,覺得這孩子一定是著什麼魔了。於是便請了很多神漢巫婆來做法,但都沒啥效果。
我太爺爺還有一點,表現得很令人震驚--太爺爺的父親發現,每到夏天時,自己腰酸背痛時,不知為什麼,兒子總指著他那些酸痛的地方說:“爹,你這些地方堵住了,我給你拍拍”,聽的我太爺爺父親汗毛眼直豎。
家裏人都認為,這孩子肯定是中什麼邪、中的太深了。他們都知道幾十年前,附近有個瞎子算命和看病都很神奇,但後來不知為什麼,就到別處雲遊去了。所以附近再也沒有高人名醫了。
但天無絕人之路,有一天,他們聽說縣城裏有個道士開個醫館,這個道士醫術非常精湛,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並且還精通咒語和畫符。
我太爺爺的父親,便趕緊帶著我太爺爺去縣裏找那個道士。
到縣城後,很快的就打聽到了道士開的醫館的位置--因為幾乎縣裏的人都知道,有個“半仙”在縣裏開的那個醫館。
爺倆來到醫館時,發現醫館門口,排隊等著的看病的人像一條長龍,不知什麼時候能輪到。但沒別的辦法,隻能慢慢等了,於是,爺倆白天在醫館門前排隊,晚上就在附近找個客棧住下,知道第三天,才輪到他們。
這個道士長的很仙風道骨,白白淨淨,須發皆白,頜下留著山羊胡,衣服整潔的一塵不染,雖然是坐著,但能看出來個子很高。靠近後,能聞出來他身上有股好聞的藥香味,讓人一看就肅然起敬。
對看病的人,他總是和聲細語,氣定神閑,不急不躁,客客氣氣,一和他談話,就會使人覺得特別的寧靜安詳,無論多麼焦慮、憂鬱、不安、恐懼,隻要一聽他說話,馬上會內心平靜的像一潭秋水。
輪到我太爺爺他們父子時,這個老道客氣的請他們坐下,然後我太爺爺的父親,開始講述我太爺爺非同尋常的怪異行為。
沒想到的是,那個道士越聽,眼睛睜得越大,那表情很奇怪--好像既吃驚、又高興似的。聽完後,他好像有點興奮,叫過身邊幾個小道士,和他們耳語了幾句,小道士們按照他的吩咐,客氣的對別的病人說:“師傅今天有特別的事情,所以暫停看診一下午,明天繼續,很不好意思,請大家先回去吧”。
等病人們都散去後,道士命人把門關上,屋子裏隻剩下道士、我太爺爺的父親和我太爺爺三個人。
那個道士拿過一張毛筆,然後擼起自己的袖子,露出胳膊,和藹的對我太爺爺說:“過來孩子,把你看到的,畫在我胳膊上吧”。我太爺爺怯生生的看著道士,又看了看自己的父親,父親鼓勵的對他點了點頭,他這才接過毛筆,在道士的胳膊山畫起來。
不大一會,道士的胳膊上布滿了各種毛筆塗的線條,道士舉起胳膊,仔細看了一會,然後哈哈大笑起來,並連聲說著:“奇才,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