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衛約翰尼熱愛橄欖球,他在匹茲堡聖·猶思定高中擔任校橄欖球隊的四分衛。高中畢業時,約翰尼向聖母大學橄欖球隊提出加盟的申請,但是,卻因為個子太小而遭拒絕。最終,約翰尼·尤尼塔斯入選全美橄欖球名人堂,並被公認為曆史上最偉大的四分衛之一。
卡萊爾在寫作《法國革命史》時,經過多年艱苦勞動才完成了全部文稿,他把手稿交給最可靠的朋友米爾,希望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見。米爾在家裏看稿子,中途有事離開,順手把它放在了地板上。誰也沒想到,女仆把這當成廢紙,用來生火了。這嘔心瀝血的作品,在即將交付印刷廠之前,幾乎全部變成了灰燼。卡萊爾在寫作過程中根本沒留底稿,連筆記和草稿也都扔掉了,稿子被燒掉對他來說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但傷心過後,他又重新鼓起勇氣,他對朋友說:“就當我把作業交給老師,老師讓我重做,讓我做得更好。”接下來的日子,卡萊爾重新查資料、記筆記,把這個龐大的“作業”又做了一遍,而且在此過程中,他又有不少新的獨特的發現。
想想這些人麵臨了多大的失敗感,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也沒有畏懼,要不然誰會知道他們的存在呢?偉大的人都是有自己偉大品性的,不怕失敗就是其中之一,需要大家去好好品味。
成功的人有時候也是被逼出來的。但是這種逼迫會成為他們成功的動力。“退出比賽的人永遠不會獲勝,而勝利者永不放棄。”大多數人都會認可這句話。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堅忍不拔,不怕失敗,積極地追求成功。事實上,頑強的毅力便是成功的保證。
我們生活在一個變革的時代。挑戰和機遇同在,失敗是無法避免的。失敗是一種刺激,一種激勵,也意味著新的選擇和新的機遇。失敗出生產力,失敗出戰鬥力,隻有主動迎接失敗的挑戰,我們才能成為強者。
朋友們,學會直麵失敗吧!
你也能創造奇跡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要在4分鍾內跑完一英裏(約合1.6千米)是不可能實現的事。不過,在1954年5月6日,美國運動員班尼斯特打破了這個世界紀錄。
班尼斯特是怎麼做的呢?每天早上起床後,他便大聲對自己說:“我一定能在四分鍾內跑完一英裏!我一定能實現我的夢想!我一定能成功!”這樣大喊一百遍,然後他在教練庫裏頓博士的指導下,進行艱苦的體能訓練。終於,他用3分56秒6的成績打破了一英裏長跑的世界紀錄。
班尼斯特為什麼能打破世界紀錄?因為班尼斯特有信心,他相信自己能打破世界紀錄。
“自信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都屬於有信心的人。”這是杜根定律最準確而簡要的內涵。它是由美國職業橄欖球聯合會前主席D.杜根提出的,信心決定成敗,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創造奇跡,你最後往往就能創造奇跡,隻要你有信心。
100-1=0,這樣一道題目,如果從數學的角度看,答案顯然是錯誤的。但是,從人生的角度看,這道題目卻蘊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這裏的“1”,並非數字“1”,它指代和象征人的信心。無數的人生經曆告訴我們:一個人不相信自己必將一事無成。
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是渺小的,麵對複雜多變的生存環境,能安心、愉快地生活下去,需要依賴一個人的信心。信心是什麼?信心是對生活充滿樂觀和進取心的信念;信心是有克服生活上、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是在任何情況下都相信自己也能創造奇跡。信心使人有無窮的力量,信心是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有信心的人往往有超出一般人的作為。凡是偉人必然都充滿著對人生的信心。信心雖然不一定使你成就偉人的業績,但它最起碼可以使你成為一位出色的普通人。
自信心的確有助於取得事業的成功。古今中外諸多事例表明: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秘密武器,喪失自信心必然導致事業的失敗。俄國的羅巴切夫斯基發表非歐幾何理論之後,非但沒有得到別人的承認,反而受到了不少人的攻擊,甚至有人還給他戴上“精神病”、“瘋子”、“怪人”的帽子。但他毫不理會、毫不動搖,信心百倍地堅持研究,終於取得了成功,成為非歐幾何的創始人之一。匈牙利青年數學家波裏埃12歲時就開始研究非歐幾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在父親竭力反對以及未能得到別人鼓勵與支持的情況下,失去了信心,以致最終放棄了這一有價值的研究。
從許多成功人士的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超凡的信心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這些事業取得成功的人,在信心的驅動下,敢於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並在失敗的時候看到希望,最終獲得成功。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信心是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幫助你走過一條條不平坦的道路,它可以幫助你鏟除阻礙你前進道路的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