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越奪舍(上)(1 / 2)

夏日雷雨來臨,電閃雷鳴,大雨磅礴,倘若沒有急事,一般都窩在室內,沒人願意冒雨外出。但諸事皆有例外,譬如主人公,忽然冒出念頭,認為既是天賜甘霖,水中漫步或許別有一番風情。

夏雨驅走暑熱,舉傘漫步確實涼爽得很,望著雨傘撐起一圈雨幕,耳聽風聲雨聲,雖無春雨的浪漫,卻有一份悲滄雄渾之意。他信步而行,忽然觸起孩提時嬉鬧雨中的場景,一時間懷舊傷感湧將上來,不自覺惦念起記憶裏溫馨的童年。

時間匆匆而逝,遺留下點滴回憶,許多時候不知珍惜光陰,任由時間悄然溜走,未在心海留下任何痕跡,此謂虛度光陰。既然不能流芳千古,又不能遺臭萬年,此生隻能平庸度過,是福是禍?人說平安是福,平淡是真,但若平平淡淡度過一生,人生意義何在?

往事遺留諸多遺憾,內心自然有些不甘,但已踏入不惑之年,成就依然平凡,想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今生已經難以實現。忽然聯想起風靡一時之穿越,腦海湧現無限遐想,不自覺喃喃出聲:“若真有重生之說,還會如此平凡嗎?”

雨稍微小些,傘下一圈雨幕變為串串雨簾,駐足環顧,這才發現於思緒紛亂之際,已信步來到晨練常至的小山上,遠方煙雨朦朧,樓宇隱約其間,似是海市蜃樓,是實非實是虛非虛,不由生出一絲明悟:“也許人生本是虛的,如手中緊緊握住的傘,放下傘後也就變為虛無,隻留下方才握傘的感覺,隨著時間流逝,存留在記憶裏的感覺也會逐漸淡化,最終消逝得無影無蹤,甚至留不下半點影子。實是虛非虛,虛非空即空。”

他站在那裏領悟虛無之境,似乎捕捉到一絲天機,於是潛心領悟人生至理。風又起了,傘下一圈雨簾重又變成雨幕,遠處閃電連閃,滾雷轟轟臨近。

炫目的電弧飛臨的刹那,他才明白夏雨中漫步絕不浪漫,駐足高處悟道更是愚蠢,但一切已經無法挽回,悔意初生之際,耳旁響起震耳的雷鳴聲。雷聲停下之際,他已然消失不見……

…………………………………………………………

中平元年七月。青州治地臨淄城內,豪門大族薑家宅內,主母薑周氏滿麵悲痛之色,懷抱奄奄一息的獨子,正在低聲哭泣。家丁丫環皆在屋內屋外肅立,無人敢亂說亂動,甚至無敢上前勸言者。

肅穆而悲涼的氣氛十分壓抑,眾人受薑周氏情緒感染,皆麵露悲色。正在此時,一位臉色微黑、麵貌清奇的中年文士,匆匆走進宅子,見狀臉色大變,急請身後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火速入房。周氏悲痛之餘,神智已經有些不清,發現有人近前,下意識死死抱著獨子,喃喃道:“述兒不會有事,述兒會好起來的……”

中年文士見狀,知道侄媳悲憤過度,神智有些失常,急忙行近數步,厲聲道:“醫者已至!且讓醫師診斷!”

周氏被驚得一怔,暗淡的雙眸閃過一絲亮色,神智攸然清醒,見六叔薑戰已與醫者進屋,小心將兒子放在榻上,對醫者說道:“卜神醫,亡夫唯獨留下這根獨苗,請務必救他一命,診金任您自取。”

老者為齊郡著名醫者卜懷,路上已聽薑戰說過患者病因,伸手試探患者氣息,見還有熱氣呼出,不由麵現喜色,急忙從囊中取出銀針,道:“備火。”又道:“脫去公子衣物。”

周氏見卜懷並未放棄治療,心中頓時燃起希望,讓家丁從速取火送來,親自上前為薑述除去衣物。老者銀針過火,運針如飛,不一會工夫,患者瘦弱的身體上便插滿銀針。卜懷運針完畢,又仔細把了一把脈,麵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道:“準備大盆、熱水、補湯。”

眾人紛亂忙碌一會,忽聽一聲咳嗽聲傳來,卻是患者張口吐出一大口黑痰,胸腹頓時劇烈蠕動起來,又接連猛咳數次,呼吸逐漸趨於平常。合室人見狀大喜,周氏更是喜笑顏開,上前拜謝道:“多謝卜神醫救命之恩。”

卜懷搖頭道:“夫人先不忙謝,銀針度穴雖已拔其病灶,使其呼吸正常。方才把脈,發現公子魂魄之力不足,想是受了極大驚嚇。如今火毒未清,神智未複,斷言病愈為時尚早。”

周氏臉上喜色頓消,急道:“今日午後暴雨,我兒在大樹下麵玩耍,不想驚雷擊中樹幹,我兒被震昏在地,又被煙火所熏,幸得家丁救回。方才還以為……”

周氏說到這裏,見丫環抬上澡盆,家丁也送來熱水,先止住話頭,讓家丁丫環按照卜懷吩咐布置。諸事準備完畢,卜懷試試水溫合適,將患者抱入澡盆,扶著坐好,用手拭著水溫,吩咐婢女不斷注入熱水。不一時,室內熱氣騰騰,盆內水溫漸高,患者皮膚變成粉紅色。又過一會,卜懷見火候已到,一把將薑述從盆裏撈起,提起雙足,使其頭下腳上,猛然抖動,患者口鼻頓時溢出無數烏黑液體。卜懷抖了一會,複將患者浸入熱水,喂其喝下一些清水。如此數次循環,直至患者口鼻流出的液體恢複常色,方將他抱到榻上,讓丫環喂他喝些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