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高懸在空中,炙熱的陽光烘烤著大地,嶽彥帶著本部兵馬,以及收編過來的曹操義軍和投降的黃巾軍,與朱儁一起朝南陽進發,而留下唯獨劉備和劉備所部的義軍,協助潁川太守楊彪同守陽翟。
為確保安全,以及黃巾餘黨的反撲,嶽彥最後又派遣奮威校尉楊速和一千兵留下。
據斥候彙報,左中郎將皇甫嵩現在退守博望,以待援軍。
兵貴神速,嶽彥將大軍交由朱儁統領,並集結全軍勇將於自己軍中,帶著孫堅、曹操、關羽、張飛、張郃、曹仁、曹洪、高覽、沈豹等人,以及軍中所有的騎兵先行。
嶽彥等人馬不停蹄,餓了拿著幹糧就在馬背上吃,渴了拿出水囊就在馬背上喝,日夜兼程,不眠不休,終於在第二天早上抵達博望縣。
此時,博望縣正處在交戰當中,如螻蟻一般的黃巾軍,瘋狂的向博望城進攻,守在博望城裏的皇甫嵩等人拚死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略顯劣勢,黃巾軍多次攻上城樓,均被皇甫嵩奮力殺敗。
嶽彥等人來到時,正是博望城進入激烈戰鬥的時候,嶽彥將五千騎兵分成十部,每部五百人,他自己親率一隊,其餘的則分別交給孫堅、曹操、關羽、張飛、張郃、曹仁、曹洪、高覽、沈豹帶領,十部兵馬分別呈現出錐形陣,各自打出旗號,奮力呐喊,從各個不同的方向攻擊了過去。
黃巾軍突然遭到官軍襲擊,被嶽彥等人打的措手不及,加上每部人馬都奮勇殺敵,驍勇異常,直接殺進了黃巾軍裏,左衝右突一番,殺的黃巾軍心驚膽戰。
防守在博望城中的皇甫嵩,見到這樣的一幕,立刻高聲呐喊,鼓舞人心,然後下了城樓,跳上馬背,命人打開城門,親自帶領軍隊與城外的援軍裏應外合、前後夾擊。
一時間,黃巾軍慘敗,被迫退走,嶽彥等人一番狂追,追了四五裏,斬首兩千餘人,這才收兵回城,與皇甫嵩會合。
嶽彥平定冀州黃巾軍,並接連斬殺張梁、張寶、張角的事情,早已經傳到了皇甫嵩的耳朵裏,看到如此年輕,就立下赫赫戰功的嶽彥,皇甫嵩的心裏一陣嫉妒。
但礙於官職高低,皇甫嵩不得不見了嶽彥行禮,抱拳道:“下官皇甫嵩,拜見將軍!”
嶽彥已經是驃騎將軍了,在整個將軍體係中,是第二號人物,地位、權力僅次於大將軍一點點,卻比左中郎將高出許多許多。
“皇甫將軍不必多禮,大家同殿為臣,共同為朝廷效力,不必那麼客套。”
皇甫嵩對嶽彥的謙虛感到詫異,本以為嶽彥應該會趾高氣揚,可是一點架子都沒有,反而讓他有了幾分心安。他看了一眼嶽彥身後帶領著的諸將,卻沒有看見自己的兒子皇甫堅壽的身影,眉頭登時皺了起來,臉上也顯現出來一絲擔心,急忙問道:“將軍,怎麼沒有看見皇甫堅壽?是不是他已經……”
話說到一半,皇甫嵩便不敢再往下說了,他還真怕自己的兒子死了。他就這麼一個兒子,雖然父子二人之間有些矛盾,但他並不希望皇甫堅壽死,他想皇甫堅壽活著,還指望皇甫堅壽以後為自己傳宗接代,延續皇甫家的香火呢。
嶽彥看出了皇甫嵩的擔心,當即笑道:“皇甫將軍不要亂想,皇甫堅壽好的很,他在平定冀州黃巾軍的諸多戰鬥中,都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被朝廷封為宣義校尉。我這次來南陽,並沒有把他帶在身邊,而是讓他暫代常山太守一職,治理地方,為穩定冀州做出貢獻。”
皇甫嵩聽完之後,這才長出了一口氣,沒想到這個不爭氣的兒子,居然這麼快就混到校尉了,同時也覺得這個嶽彥實在是一個亂世的梟雄,而這次黃巾之亂,等於是在給嶽彥鋪路。
英雄出少年,起初皇甫嵩沒把嶽彥當回事,可是單從嶽彥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就平定了冀州的黃巾軍,還率兵來救他,就足以說明了嶽彥的能力。現在,皇甫嵩的眼睛裏,隻有敬佩之情,大漢需要這樣的將才。
進入博望城後,嶽彥等人休息了一整天,到了夜晚,嶽彥便去找皇甫嵩商議如何對付宛城的黃巾軍。
南陽郡隸屬於荊州,下轄三十七縣以及侯國,共有人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其人口不僅是荊州第一,更是整個大漢的第一。所以,這裏也是太平道活動比較猖獗的地方,加上百姓經常受到壓迫,太平道在此地活動的時間也不短,基本上生活不下去的人,都加入了太平道,參加了黃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