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經是陽春三月,冬雪消融,到處都是一派春機盎然,春風拂麵,洚水兩岸更是一片綠油油的。
不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到處荒蕪的田地,黃巾軍的破壞力驚人,冀州百萬戶口,經過這樣的一次大亂,人口銳減了三成,更有大批人口背井離鄉,前往他地,多數朝幽州、並州、河內而去。
聯軍抵達南宮縣後,便在南宮縣城住下,縣城裏被黃巾軍搶掠一空,城內一片狼藉,隨處可以看見當時的行徑,而城中早就沒有人了,是一座空城。
之後,斥候過來彙報,說黃巾軍在洚水對岸紮下了營寨,大約有五萬人,而兩岸的船隻都被黃巾軍或燒毀,或破壞,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官軍過河。但如果要避過洚水,隻怕會繞一個很大的圈子,費時費力。
最後,經過商議,大家一致決定,自己造船,強渡洚水。
洚水綿延很長,直到武邑縣才彙入漳河,這麼長的沿岸,黃巾軍不可能都守得住。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官軍秘密在南宮縣城東側三十裏的地方砍伐樹木,打造船隻。
洚水對岸,黃巾軍大營,剛剛成為地公將軍不久的張牛角,此時是意氣風發,聽到黃巾探子報告了官軍等人的事情後,便咧嘴笑道:“官軍無法渡河,隻能停滯不前,若要到信都城,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就地造船,強渡洚水,二是繞過洚水。不管哪條路,都費時費力,需要好幾天的時間,這樣一來,我軍就又多了一些時間可以充足的準備了。”
“將軍高見,屬下佩服!”張牛角麵前,一群披頭散發,頭裹黃巾的人齊聲說道。
其中,一個身材高大,足有九尺高的魁梧漢子,正是張牛角手下第一將,叫褚燕。據說,此人功夫了得,而且身輕如燕,攀爬能力非常的強,攻城掠地時,總是衝在最前麵,再高的城牆,也抵擋不了他。
褚燕拱手對張牛角道:“將軍,有這幾天的時間,我們足可以將張角的部隊收編。隻是,將軍真的打算坐山觀虎鬥嗎?”
張牛角道:“沒錯。大賢良師那麼急把我們從青州叫回來,無非是因為他手下沒有了可用之人,張梁、張寶先後陣亡,他其他的弟子也都死的死,傷的傷,根本不足以跟嶽彥抗衡。現在可倒好,又來了一個劉虞,軍隊中有一部分是烏桓突騎,這烏桓突騎馳名天下,我們根本不是對手,何必以卵擊石呢?”
褚燕道:“可是,唇亡齒寒,大賢良師若是真的被官軍殺死了,相信會對整個太平道造成極大的影響,到時候,太平道造反可能會失敗!”
“管他娘的失敗不失敗,反正老子隻圖財,現在撈了不少,也是時候收手了,隨便找個山頭,帶著兄弟們占據那裏,靠著這些天搶來的錢財和糧食,足夠吃上幾年了。大賢良師就是想那我們當擋箭牌,讓我替他擋住嶽彥,門都沒有!”張牛角道。
褚燕繼續說道:“可是將軍,張角一旦死了,官軍肯定會調轉槍頭對付我們,他們怎麼肯容忍我們繼續燒殺搶掠?”
“這是後話,以後再說,如果真的到了和官軍兵戎相見的那一天,大不了就投降,先安撫住官軍的心,等官軍走了,我們還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嗎?好了,就先這樣了,這幾天,當務之急是趕快說服張角的部下,越多越好。”
“喏!”
隨後的幾天時間裏,洚水兩岸一直相安無事,到了第四天,官軍突然在南宮縣城消失,出現在了南宮縣城東側三十裏的對岸,繞過了張牛角的軍營,直接朝信都城奔馳而去。
信都城裏隻留了兩萬多人,多數人都被張牛角帶走了,布置在了洚水岸邊,官軍的突然到來,讓信都城裏的黃巾軍都惶恐不安。
張角更是震驚不已,急忙派人去告知張牛角,讓張牛角率軍過來攻擊嶽彥。
張牛角接到張角的命令後,口頭答應了下來,但是卻沒有立刻行動,而是派出黃巾探子,打探消息。
聯軍包圍了信都城,將信都城的南北兩座城門堵死,劉虞率領本部兵馬在北門,嶽彥則率領本部兵馬以及高覽的五百兵在南門,但卻並不急著攻擊,而是安營紮寨,挖掘壕溝,以防止張牛角從背後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