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放棄的很幹脆,蘇州那樣的城市也是說放就放,當日軍到了廣德時候,所有的兵力都縮在了長興和宜興一線,背靠著太湖,對日軍占良廣德郎溪乃至於溧陽沒有絲毫的反應。
對於劉楊的這種幹脆,就連柳川平助都不由得讚歎,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劉楊絕對算一個。
但是在占領了廣德之後,柳川平助對於是不是要攻打長興和宜興又開始遲疑起來,如今劉楊兵強馬壯,真的要和劉楊決死一戰,酒井需要多少士兵,需要付出多少帝國士兵的生命,就連柳川平助也無從估計。
劉楊善謀,這一點日軍一直這麼認為,對於長興和宜興,與一幫子參謀經過大半天的論證,柳川平助得出一種將誒輪,要想收複長興和宜興,最少需要兩個師團的兵力,而且得到的絕對是兩個廢墟城市。
值不值得?再沒有了第三戰區的掣肘之後,柳川平助酒井沒有按耐得住,還是絕對對長興和宜興發動一次猛攻,就算是廢墟,最少也要挫傷劉楊的苗頭,讓劉楊不至於那麼囂張,讓劉楊認清楚兩者之間的差距。
3月21日,日軍發動了圍剿之戰,總計動用兩個師團四萬多人,光是坦克就有一百六十多輛,為了壓製劉楊的火力,另外大炮四百多們,分為兩線向宜興和長興發動了進攻。
其實所有人都誤會了柳川平助的作戰目的,真正促使柳川平助進攻長興和宜興的並不是對劉楊的仇恨,而是對於拿下的三個縣城,已經完全是人去樓空,真正的人去樓空。
廣德郎溪和溧陽,可以說一個人毛都見不到,完全是三座空城,柳川平助知道,這是劉楊有意這麼做的,說是堅壁清野是假的,劉楊很明白人口的重要性,對於真正的有眼光的人,人口絕對是最重要的。
柳川平助同樣這麼認為,所以南京一戰之後,柳川平助一方麵向國內抗議,一方麵向手底下的是團長們灌輸一種思想,沒有人口的城市打下來絲毫沒有意義,占領城市,是為了更多地礦產和資源,而能不能守住城市,則是和人口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一點就是將來的治理,沒有人口就沒有產出,就連部隊的以後的糧食都是問題,依靠從國內遷移人口,那是下下之策,幾十萬部隊在中國,需要的糧食是海量的,隻有控製住人口,才有人給他們幹活,不然收糧食也好,還是修建工事也好,難道要讓寶貴的帝國士兵去幹這種粗活。
如果什麼事情都需要帝國士兵去做,那麼這仗就不用打了,特別是收糧食,沒有糧食怎麼打仗,運來的糧食已經耗盡了東三省的潛力,隻有就地解決糧食,才是擴張的根本,在這一點上,柳川平助很有認識。
柳川平助認為劉楊同樣是這麼認為的,所以才會堅壁清野,但是又不同於堅壁清野,劉楊將人口縮在太湖之中,隻要他的大軍團已走,隨時都會反撲回來,繼續占據這些水草豐美的富裕之地。
所以不打劉楊,對於今後作戰同樣是個問題,雖然預感到自己時間不長了,柳川平助決定一次性解決劉楊和特務營的問題,特務營戰鬥力強,主要是依靠武器,而這一次自己的武器裝備能夠碾壓特務營,所以必勝無疑。
日軍一行動,劉楊同樣趕回了長興指揮戰鬥,因為對一零五師不是很放心,雖然長興的兵力不少,籠算起來足足有九千多人,但是劉楊還不如對宜興放行,宜興有預備第十九率和十三旅,也足足有七千多人,但是長興方麵,王師長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倒不是劉楊懷疑王師長的抗戰的決心,而是劉楊擔心王師長真的彙合小鬼子決一死戰,這一仗特務營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勝算,一點都沒有,怎麼打需要好好的謀劃。
長興城中的作戰室內,劉楊與王師長坐在主位上,閆彪等人也是眉頭緊鎖,作戰室裏已經煙霧彌漫的了。
“白參謀,你是國府派來的參謀,說說你是怎麼想的?”本來是想和王師長商量商量的,但是看到白振聲的時候,劉楊忽然有了點想法。
白振聲遲疑了一下,輕輕點了點頭,知道這是劉楊在考驗他,此時的表現可以說是自己能不能在特務營站住腳的前提。
這一仗很凶險,麵對日軍氣勢洶洶的架勢,單靠奇謀不行,否則劉楊也不會這麼凝重,但是硬拚更不行,白振聲知道,要是自己敢說硬拚的話,劉楊絕對以後咋也不回搭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