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了醫院也有崗哨,白振聲等人再一次被攔在外麵,又是一個複核程序,特務營那邊證實了他們的身份,這才讓他們進去的,結果一打聽,劉楊竟然又去了一零五師。
劉楊去一零五師幹什麼?是因為一零五師補充兵員的事情,兵員就地征調,將劉楊民兵抽調了一千人,補充到了一零五師,另外一部一千五百人,正從宜興趕過來,劉楊過去辦理交接手續的,這種事非他不可。
白振聲他們不知道劉楊去一零五師幹什麼,不過很無奈的隻能又去一零五師,但是到了一零五師,這些東北軍同樣不給他們好臉子,一聽說是派來的參謀,哨兵當時笑臉就冷了下來,告訴他們,師座和劉營座正在處理軍務,讓他們在大門口等著。
這些從軍政部和軍統出來的老爺們,總算是體會到了碰壁是一種什麼體會,和哨兵講不通,衝撞軍營他們也不敢,沒有劉楊安排他們,他們現在還不是特務營和一零五師的軍官,根本無法出入軍營。
等吧,一群人無奈的呆在一零五師軍營外麵,巴巴的望著一零五師的大門,簡直是盼星星盼月亮的等著。
可是交接兵員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劉楊不但要簽字,還要發表講話,保證民兵們融入一零五師這支部隊,沒有劉楊出麵,王師長很難短時間內降服這些人,現在隨時可能發生戰鬥,如果這些士兵不能很快的融入進來,對一零五師絕對是致命的。
校場內,劉楊發表了簡單的講話,無非是一零五師是特務營的兄弟部隊,讓他們加入一零五師,就是為了保衛他們的家鄉不被日本鬼子侵略,同時還要打擊日本鬼子,同時在全軍麵前,劉楊鄭重的做出了承諾,將一零五師的軍餉調整到與猛虎營相當,都是十塊到十二塊,根據個人能力進行浮動。
凡是有能力的軍餉高一些,比如說狙擊手,可以拿到十七八塊的軍餉,甚至比班長還要高,比得上少尉排長了,在比如說一零五師的突擊隊,可以拿到十五塊的軍餉,就連普通士兵也可以拿到十塊軍餉,比起中央軍的國難軍餉還要高三塊錢。
可不要小看了這三塊錢,可要比什麼為了中國為了親人更管用,其實幾乎絕大部分的士兵沒什麼高尚的理想,為了國家什麼的那都是當官的說的,普通士兵就是掙得這個賣命錢。
三塊軍餉足夠一家三口勉強度日,如果算十塊軍餉,就夠一家五口人甚至六口人生活的比較滋潤的,一人當兵全家能吃飽飯,更何況特務營的治下,當兵從優,還給軍屬一些優惠政策,比如說稅費減免,比如說糧食補貼等等,所以當兵的大有人在。
從劉楊說出十塊軍餉的那一刻,王師長就知道國府撬牆角的想法是白費了,就連自己的老部下,估計著要是自己想要帶他們走,也會有不少人不願意的。
劉楊的辦法很簡單很直接很粗暴,財大氣粗,拿錢砸人,再加上劉楊的英雄光環,和特務營的名聲,王師長知道從這天開始,一零五師半個姓劉了。
不過相對於被國府吞並,王師長倒更願意讓一零五師姓劉,畢竟劉楊打鬼子錯不了,而且劉楊對弟兄也是沒的說,不弱於中央軍的裝備,軍餉和糧食很到位,從來不拖欠,甚至營以上的軍官還有招待費用,盡管不算多,但是結餘的可都是裝進的腰包,等於變相的多了一筆軍餉。
至於他王某人,劉楊很尊敬他,除了當地兵員,從沒有安插過一個軍官,裝備也不吝嗇,每個月又有一筆不菲的招待費用,都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王師長就有這種切身體會。
其實劉楊也不想用開大會的方式來收攏人心,畢竟這會讓王師長有顧慮,但是那些參謀到了到來,有些事迫在眉梢了,不能給那些人拉攏手下人的機會。
補充了這麼多當地兵員,一零五師已經徹底的被綁在了特務營的戰車上,這些人是不會輕易背土離鄉的,最少王師長帶不走他們,隨著越來越多的當兵兵員補充進來,一零五師已經大半姓劉了,劉楊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人,掌握著幾個縣的他足以養得起一零五師和13旅,再加上特務營所屬的兄弟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