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第四師團的奇葩(2 / 2)

劉楊注意到了,山本太郎一個勁的給那個老漢使眼色,那老漢也從蒙傮中清醒過來,趕忙落荒而逃了,山本還拉著他不放,一個勁的說是良民,小鬼子一般都將漢奸說成良民,可是漢奸有這麼敢說話嗎,不是一個個像狗一樣巴結小鬼子嗎?

“納尼?良民?”劉楊疑惑的看著山本太郎,其實是真的疑惑,真的搞不懂那是良民漢奸還是日軍的特務,隻是鬧著一出究竟是想幹什麼。

山本太郎好說歹說將劉楊勸了回去,一邊解釋著,原來那是轉運處供應肉食的小販,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給這裏的小鬼子供應肉食,雙方已經合作了好幾個月了,而且合作的很良好,習慣於討價還價了。

對於這樣的說辭,劉楊有些不敢相信,不過當無意間眼光掃過了山本太郎的胸牌的時候,才注意到,山本太郎的胸牌上竟然寫著第四師團的字樣,仿佛一下子清明起來,終於想起了第四師團的名聲。

日軍第四師團可謂是大名鼎鼎,屬於日軍早期的常設十七個甲種師團之一,可以說是日軍的精銳,但是他們的表現可是在當不起精銳之名,但是第四師團卻是唯一一個在二戰中全身而退的日軍師團。

第四師團又名大阪師團,因為編組地在大阪而得名,它的前身是日本大阪鎮台,當時是第八聯隊,曾經收到過天皇的嘉獎,但是那是很久以前了。

在日本侵華期間,第四師團隸屬於關東軍序列,後來才被派到中原來,第四師團的名聲在中國不少人都知道,可以說是一個唯一不遭人恨的日軍師團。

第四師團在日本被稱作敗不怕的第八聯隊,第四師團下轄四個聯隊,裝備精良,訓練齊整,按理說應該是日軍的精銳,但是從成立開始,在日俄戰爭中,第四師團可是屢戰屢敗,偏偏又屢敗屢戰,俄國人竟然一直沒有打垮它,所以獲得了敗不怕的第八聯隊的綽號。

37年,日軍侵華開始,隨著戰線拉長兵力吃緊,第四師團被調到了中國東北,隸屬於關東軍序列,但是對這一隻自由散漫的師團,一個不以失敗為恥的部隊,日軍陸軍總部可謂是想盡了辦法,最後覺得是指揮官的問題。

隨即日軍調整了第四師團的師團長,於是日軍從大本營先後調來幾個名將整訓,希望第四師團能夠配得起甲種師團的稱號,配得起日軍精銳部隊的稱號,但是換了幾個名將,就連後來號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都曾擔任過師團長,卻依舊拿這支師團沒有辦法。

因為第四師團又號稱商販師團,大部分是由商販組成的,他們的信念是做生意而不是打仗,來中國也是為了發財,而不是為了送命。

後來這支師團可以說名聲大燥,參加過漢水作戰、豫南會戰、江北作戰和長沙會戰,後來更是被調往菲律賓,可以說轉戰幾千裏,和蘇聯打過仗,和中國打過仗,也打過菲律賓,但是人家硬是大部分人活了下來。

劉楊之所以記得第四師團,是因為在中國抗戰曆史上,再沒有一個比第四師團更溫和的了,後來徐州會戰,第五戰區的李長官之所以能領三十多萬大軍跳出日軍的包圍圈,能保存下抗日的火種,就是因為遇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隊。

據記載麵對日軍合圍,李長官指揮四十萬大軍巧妙地跳出了日軍的包圍圈。但中國軍隊突圍後已是人困馬乏,重裝備也丟失了很多,戰鬥力銳減,在過魯蘇皖邊境一條公路的時候,疲憊的中國軍隊忽然發現路上出現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日軍部隊。

因為部隊已十分疲憊,中國軍隊發現敵軍後驚惶失措,混亂地離開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區,奇怪的是,過了很久都沒有日軍追來,李長官驚奇之餘派人打探,卻見那支日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

最奇怪的是日軍竟然還在公路兩側堂而皇之地燒起飯來,甚至載歌載舞,這支奇怪的日軍部隊正是第四師團的南進支隊。

由於剛剛跳出日軍包圍,形勢仍十分危險,中國軍隊隻好橫下一條心,硬著頭皮橫穿公路而走,結果竟一路平安,事後這支南進的日軍部隊卻以嚴格遵守作戰紀律為由向上級解釋道:沒有得到對中國軍隊進行截擊的命令,這都是有曆史記載的,這是一隻神奇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