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也派了奸細偵查劉楊的動作,隻是不太明白那一船船運的是什麼,當然西山島緊張的氣氛,日軍還是察覺到了,堅固的工事,還有一條條壕溝,將西山島圍得像鐵桶一樣。
日軍在對西山島的防禦進行的解析,但是結果很不如意,首先需要攻上西山島,通往西山島就隻有一條浮橋,這條浮橋根本就是人命收割機,想要強行通過,隻能以人命往裏填,經過計算,竟然需要一個聯隊的傷亡,這是日軍無法承受的。
因為浮橋不能通行坦克等車輛,這是劉楊特意縮減之後的結果,日軍決定用鐵板扛著作為抵擋,然後由士兵衝鋒,節節進逼。
即便是這樣做,日軍也要付出一個大隊的傷亡,才能推進到西山島,而西山島上的工事很堅固,除非能使用重炮,但是重炮是運不過去的,至於105山炮很難炸塌那些暗堡,所以隻有動用飛機,用航空炸彈對付暗堡。
等攻上西山島,西山島環島一圈都是五米以上的壕溝,要越過這些注滿了水的壕溝,就必須攜帶大量的木板,那就要增加很多沒有防護能力的工兵,勢必增加傷亡,如果沒有木板,一旦掉進水裏,在爬上來士兵很快就會喪失戰鬥力,弄不好會被凍死。
為了應付這一點,日軍一方麵準備木板,另一方麵準備多餘的棉衣,就算是掉進去,等爬上來抓緊換棉衣,否則接下來的戰鬥,這些士兵很快就會喪失戰鬥力,甚至直接被凍死。
至於宜興縣,經過日軍作戰參謀分析之後,發現那也是個大坑,中國人在宜興修建了大量的地道,所以日軍推測,中國軍隊根本不會打硬仗,而是會利用地道打遊擊戰,徹底拖住日軍。
也就是說進攻宜興攻進去很簡單,但是想要殺死那些國軍,卻並不容易,那些人已經成了地老鼠,而且國軍熟悉地形,日軍在沒有重火力的情況下,在地道中作戰占不到絲毫便宜。
為了應付地道戰,日軍作戰參謀研究了一些方法,比如說煙熏,準備好很多的濕柴,然後找一些地道入口點燃,將煙扇進去,很快煙霧就會彌漫了整個地道,隻要把國軍從地道中熏出來,他們絕不是對手。
另外,宜興有一條河,可以引水灌入地道之中,直接淹死那些中國軍人,當然這個工程很大,不過日軍也有很多人,還是可以這麼做的。
水火無情,日軍的戰術可以說很經典,但是這樣經典的對策,劉楊就沒有想過嗎,顯然不是這樣的,從一開始修建這些地道,就已經做好了防水和放火防煙的準備,地道中有很多的活動門戶,另外還有排水設施,可以應付灌水的計策。
至於煙熏這招猛虎營也在打主意,日軍想要延續,猛虎營何嚐不想,也早早得在地道中囤積了大量的幹柴,隻要澆上水就以燒起煙來,而且火堆裏還添加了很多如辣椒等東西,總之這些煙會很嗆人,會讓日軍受不了,別忘記了,煙是向上冒的,而地道中的通風口太多了,日軍的煙熏法效果不大,反而是在幫猛虎營的忙。
在日軍預計過後,發現無論是攻打宜興還是西山島,損失都會很大,預計要有兩個聯隊的損失,但是別忘了特務營的存在,除了守城部隊,特務營還有兩千多作戰部隊,這些機動部隊,究竟會怎麼和日軍交手呢。
就在四天的時候,川口一夫找到了劉楊,給劉楊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個讓劉楊喜出望外的消息。
卻說這一天劉楊正在作戰室裏和程坤等人研究特務營的作戰目標,既不能和小鬼子硬拚,又必須對小鬼子造成牽製,這很不容易,還有保安總隊的任務嗎,包括李彪所部的任務,總之這些部隊不能都放在防禦上,劉楊還是覺得應該主動進攻。
正商量著,忽然李寶柱進來報告:“營座,兵工廠的那個鬼子要見你。”
愣了一下,劉楊明白了李寶柱所說的是川口一夫,嘿了一聲,也就朝程坤等人揮了揮手:“你們繼續討論,我出去看看什麼事。”
出了門,就看見川口一夫站在不遠處,一個勁的跺著腳,如今也穿著軍用棉衣,根本看不出是個日本人了,懷裏抱著一個破棉襖包著的東西,劉楊也猜不出來,不過川口一夫精神不錯,十幾台子彈機,還有兩台日本的高精度機床,讓兵工廠已經有模有樣了,更何況還有一台衝床和壓機,更有一台發電機組,兵工廠雖然還小,但也有模有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