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交接名單擺在桌子上,黃部長和宮仁羽親王走上去,一左一右的坐了下來,也不用仔細的看,就簽上了自己的大名,這些交接名單工作人員不知道檢查了多少遍了,絕對不會出錯誤的。
簽了文件之後,雙方交換,然後是檢查文物的真偽以及是否破損,一係列的事情下來,這場儀式便算是差不多了。
真正對儀式感興趣的其實是老百姓,因為這些能讓他們感受到國家的變強,看著小鬼子低頭,拿回了老祖宗的東西,老百姓能夠自豪的吐一口氣,然後在心裏鄙視小鬼子一番,最後回去好好地和街坊鄰居吹噓。
自從小鬼子宣布投降之後,國人就已經揚眉吐氣了,日軍放下了武器,在中國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囂張,大都龜縮在軍營裏,因為隻要出去就會被老百姓咒罵侮辱,甚至於用爛菜葉子什麼的砸過來。
最出名的一件事是舊都發生的,因為舊都特殊的關係,老百姓對日本鬼子的仇恨根本無法想象,曾經有日本鬼子要出城,結果遭遇到了老百姓的咒罵,無數人用爛菜葉子,用臭雞蛋,甚至於有土坷垃砸小鬼子,其中有一個叫做土原的日本兵,被活活的砸死了,最終因為人太多,來了一個法不責眾,也就就此過去了。
日軍雖然不滿,但是新在這種時候誰也不敢徒生事端,所以有些事過去也就過去了,隻要敢單獨的出軍營,很可能就回不來了,日本投降之後,很多人都開始暗算小鬼子,因為很多人放不下仇恨,這一點日軍也很明白。
其實選擇今天辦理交接儀式,也是為了給逗留在中國的日軍爭取時間,因為交接吸引了很多視線,讓人們不會過度的注意在撤兵上。
交接儀式對日軍來說沒有一點意義,有的隻是屈辱,但是利益最大化,隨著交接儀式一起進行的,還有大批的日軍撤退,截至目前為止,日軍已經撤走了半數的兵力,剩下的也都集中在了沿海城市。
不過撤軍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不如說在東三省,即便是日本投降了,但是東三省的抗日武裝還是經常的偷襲日軍,甚至於偷襲一些還來不及撤走的僑民。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日軍都撤走了,有的還沒有接到命令,當然那隻是小股的日軍,但是有的不願意回國,又或者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說東三省就有兩萬多日軍不肯向蘇聯投降,因為成為了蘇聯俘虜的日軍很慘,所以有人就帶著日軍軍隊躲進了長白山之中。
東三省情況最為特殊,在這裏很大一部分日軍是向蘇聯投降的,在宣布投降之後,就被蘇聯帶去了西伯利亞,以至於後來的日軍有一些都不敢投降了,當然也有很多是向中國投降的,這些人就好了很多。
但是也有些人不想投降,他們有的是因為即將成為戰犯,回去了也是麵臨死刑,又或者其他的原因,但是大部分確實被蠱惑的,他們想要留在中國,為將來可能的反攻做準備。
於是在東三省,就有兩萬多日軍一頭紮進了長白山,這件事劉楊也派人盯著過,可惜的是長白山的自然環境太惡劣,很快就失去了蹤跡,到現在也沒有發現什麼。
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日軍投降的喜悅中,但是這種喜悅卻代替不了百廢待興的慘淡,一場仗,日本被拖垮了,如今一樣是災民遍地,中國同樣也垮了,整個中國都在青黃不接中,很多重要的東西都毀於戰火,很多東西都發生了斷代。
所以這筆黃金的注入,就給中國一個極大的喘息的機會,這也是劉楊所希望看到的,這筆黃金是給中國恢複國力用的,可不是給某些人動歪腦筋的,不過劉楊不怕,早在和國府溝通的時候,劉楊就留下了一句話:“任何人敢動這批黃金的念頭,那就別怨我劉楊殺人不眨眼,這筆錢隻能用在國家重建上。”
對於這一點,國府很痛快的就答應了,因為中國各地糜爛,重建的確是需要很大的物資金錢,這筆黃金就是最大的一批投入。
為了讓中國盡快的發展,劉楊聯係了蘇聯和米國等國家,除了購買大量的機械設備,同時劉楊讓羅島也無償的為國家提供技術和一些設備,同時劉楊也派人監管這筆錢,負責審核監察,將會在日軍徹底撤走之後,將會展開大規模的災後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