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5章 餡餅太大(1 / 2)

鄭三炮不知道,他的一舉一動劉楊都清楚,當他得知鄭三炮拿出黃金去籌備糧食的時候,才終於笑了,輕輕地點了點頭,這本來就是給鄭三炮的一個考驗。

不是劉楊事多,而是劉楊很清楚,餘杭是怎樣的一個城市,這也是劉楊在位自己離開後做準備。

如果鄭三炮沉迷於黃金之中,又或者收了黃金還在做著餘杭行署專員的美夢,那麼劉楊隻能遺憾的告訴他,可以洗洗去睡了,這些黃金足夠他過一輩子的,也算是還清了對點鵬飛的救命之恩。

感激鄭三炮對段鵬飛的救命之恩不假,但是劉楊也不可能將餘杭行署專員的位置交給鄭三炮,這可不是交易,一個不合格行署專員等於坑了一個城市的人,那比小鬼子還要可怕,劉楊怎麼可能那麼做,哪怕是德清縣長他也不會用來做交易,他寧願意多給點錢,或者是給些別的好處。

那一跪實際上已經斬斷了所有的可能,不管鄭三炮咋麼想,說破大天也不會有人會為此指責劉楊什麼,而劉楊也是心安理得,錢給了,還受了他一拜,這已經能足夠了。

如果用劉楊的話說,鄭三炮的命運掌握在他自己手裏,劉楊也需要這麼一個人物來在他走後維持影響力。

沒有人知道劉楊是怎麼想的,但是這煙已經足夠了,劉楊要在蘇州、餘杭、湖州、溧陽、無錫等地,加上所掌握的縣城,形成一個包圍太湖的政治體係,保證在他走後,這裏依舊有他的影響力,以此保證他能夠繼續保證他的思想在太湖這裏運轉。

這雖然感覺有點古怪,但是一旦小鬼子滾蛋之後,劉楊也會將他需要帶走的部隊帶走,那麼留下來的自己選擇,或者是那邊或者是國軍,總之特務營不會在留下軍隊,太湖將會回歸國府的管理,到時候中央軍會派人來接管太湖區域,但是特務營部隊撤了,交還給中央軍,作為交換,政府體係還是劉楊的人,這一點不會變。

之所以要這樣做,劉楊還要盡快的恢複中國的元氣,就必須有個地區能夠延續他遺留下來的政策,積極地發展經濟和農業,同時推行民生,發展學校和醫院,保證他的政策不會因為人走政息。

可以說劉楊用心良苦,而選擇人員有不容易,和他走的太近的不行,如程坤等人肯定不能,因為會讓國府太顧忌,但是遠了又不行,關係遠了就不可能延續劉楊的政策,到時候劉楊有力使不上。

其實原本劉楊沒有確定用誰,也沒有打算怎麼報答鄭三炮,不過見到鄭三炮之後,劉楊就做了這麼一個決定,那就是讓鄭三炮當餘杭行署專員。

這裏麵有眼緣,也有一些其他的考慮,當然還是考的劉楊的眼力勁,不過最後還是要看鄭三炮自己,劉楊隻是給了一個機會,能不能把握住是鄭三炮自己的事情,沒想到鄭三炮做的比劉楊想的還要好。

鄭三炮做的還不止這些,送走了拉糧食的人,鄭三炮又拿出來幾根金條,然後換成現大洋,開始在北城建立醫院,雖然隻是一座廢棄的教堂改建的,甚至隻有兩個醫生,不過倒是有不少來幫忙的護理,勉強算是將醫院建起來了,當務之急是給送下來的受傷的士兵治療。

同時,鄭三炮又組織了後勤隊,不是用錢,而是答應給糧食,然後利用特務營的名聲,先期組織起來一些人幫著運送傷員,或者是運送沙袋等,著實替特務營各部減輕了一些壓力。

另外,鄭三炮還拜訪了北城幾個德高望重的人物,將他們請了出來,雖然借了特務營的名聲,但是終究還是將餘杭臨時政府運轉起來了。

新成立的餘杭臨時政府,又叫做餘杭行署,隻是在一座普通的民房,掛上牌子,就開始正式運行了,不過鄭三炮此時隻是掛著幹事的名號,還不敢明目張膽的自稱專員,但是行署已經開始運轉。

為了保證行署正常運轉,鄭三炮將剩下的二十條小黃魚拿了出來,一來好給招聘的幹事發薪水,二來穩定人心,因為行署新成立,沒有一處不花錢的。

雖然行署此時作用不大,但是隨著行署運轉,北城已經安定了下來,老百姓不在那麼慌亂,劉楊有事情也能用行署去推進了,這讓劉楊很滿意。

3月7日,劉楊一紙令下,任命鄭三炮為行署專員,不但可以任命所有的下屬官員,同時還可以自行組建守備軍,不過守備軍隸屬於警察,而不屬於軍隊序列,當然這部分費用需要餘杭行署自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