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過年(2 / 2)

不想的話也還不覺得,一旦想家了,心中的思念就會瘋長起來,再也控製不住了,催促著劉楊加快了腳步。

從船上眺望浩瀚的太湖水麵,已經能感受到了春節的氣氛,每一塊大型的浮田上,都會有大紅燈籠掛上,每一棟木屋上都會貼上大紅的福字,甚至已經有人開始放鞭炮了。

中國人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年節,大年二十八把麵發,開始準備一個年的食物,還會割上一刀豬肉,然後剁點肉餡,或者是炸點東西,或者是準備年三十的餃子,劉楊也不記得自己多久沒吃餃子了。

不遠處的浮田上,哨兵已經掛上了紅燈籠,卻依舊監視著浮田上的小鬼子俘虜,時間久了,這些俘虜也老實了許多,到了過年的時候,他們也學會了貼上春聯,掛上紅燈籠,因為這樣特務營會給他們增加一些夥食的補助,比如說給上幾斤豬肉,隻要貼上春聯,掛上燈籠,也跟著過春節,特務營就會在大年二十八開始給他們放假。

這是當初劉楊定下來的,為的是文化侵襲,比如說還有各種中國的傳統節日,從正月初一一直到十五,然後到端午節、中秋節等等,隻要按照中國習俗來做,總是會有些好事的。

做了俘虜就要有自覺性,日軍會為了幾斤豬肉,就會全體說中國話,也學著中國人作揖拜年,甚至會唱中國的小調,中國話是越說越溜。

而這一切隻是為了幾斤豬肉,有時候所求的就是這麼簡單,當一切成為習慣,最早的俘虜已經有四年了,這四年裏,平時都會說中國話,因為說中國話可以減少一點幹活的時間,偶爾還能加頓餐。

甚至有時候,還會有戲班子來演出,每每這時候就和過年一樣,給他們加一頓肉菜,這是可遇不可求的,就位了這一口肉,日軍早已經不複堅持。

沒有經曆過絕望,是不會知道活著多麼辛苦,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過著永遠沒有改變的生活,所有的棱角都會被磨平,如今這些日軍,已經沒有了半點的銳氣,起床號隻要一響起來,就沒有人在敢多睡一會。

人都是現實的,那些軍國主義分子,早就被特務營殺了個幹淨,凡是潛逃的,還是軍國分子,特務營會毫不手軟的虐殺,保證會讓觀刑的小鬼子記上一輩子。

戰爭年代,當了俘虜就不要說什麼人權,你也不能把自己當成一個人,因為人都死了,活著的都是被生活盤成球的家夥,會為了生病的時候求來一點藥物,又或者找醫生,就會跪下來懇求,會為了吃上一頓好吃的,而放棄應有的尊嚴。

所以現在這些俘虜已經更像中國人了,唱的是中國的小調,說的是中國話,過得是中國的年,比如說現在,俘虜們就可以一邊哼著小調,一邊享受難得的假期,但是那些不肯遵循中國習慣的頑固分子,就隻能繼續幹活,而這一切偏偏是會看到的,就是讓俘虜們看的真切。

鮮明的對比,讓俘虜們就會產生裂痕,不肯就範的日軍不但要繁重的勞動,還吃不上好吃的,漸漸地就分化成了兩部分,當然還是那些頑固分子是少數,終究也無可奈何。

過年的氣息充斥著整個太湖,很多船家也都張燈結彩的,迎接著新的一年。

太湖相比起其他地方顯得繁華一點,因為沒有日軍的騷擾,加上特務營的發展,老百姓能夠吃飽穿暖,閑暇之餘還能吃得上魚或者肉,口袋裏在多少的積攢一點,終歸是生活好了許多。

隨著日軍的戰線向西推進,將近兩年了,太湖沒有受到日軍的騷擾了,隨著各種器械的推廣,糧食的產量翻番,極大的促進了老百姓的生產生後,僅僅兩年的時間,如宜興、長興、湖州等地,都已經恢複了曾經的繁華,也似乎忘記了曾經的傷痛,就連家裏有人死在戰亂中的,如今也一樣張燈結彩的過新年。

劉楊所過之處都透著喜慶,讓劉楊心情也隨之變好,站在船頭,遠遠的望見了碼頭上那一群人,中間正是一臉熱切的克莉絲,懷中抱著一個兩歲的小姑娘,有著金色的頭發,卻有著黑色的眼睛,一張東方人的臉孔,即便是小小年紀,已經看得出來,肯定是個美人胚子,隻是臉上卻有些不耐煩,使勁的甩動手中的撥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