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士兵們這樣看下去,絕對不是好事,古閑健和岡崎清三郎一商量,就立刻下令發動進攻,盡量不讓這場鬧劇繼續下去。
“殺給給——”岡崎清三郎親自揮舞著指揮刀,催促士兵們開始衝鋒,同時炮兵率先炸響了炮彈。
炮兵不想看著他們的士兵,哪怕是該死的,也不想成為特務營手中的籌碼,幾乎第一時間,最少有三分之一的炮兵是朝著那邊開炮的。
“避彈——”劉楊招呼了一聲,立刻就進入了混凝土的工事之中。
和他在一起的還有達昂將軍,盡管他們應該不在日軍的炮擊之內,但是還是都加了小心,達昂將軍更是有衛兵掩護。
不用劉楊喊出來,特務營的弟兄就第一時間進入了掩體,經過了幾日的戰鬥,,獨立軍也已經適應了這種情況,雖然比特務營反應慢了一些,但是絕大多數的人也都鑽進了掩體。
炮彈無情的砸在了陣地上,一時間塵煙四起,轟鳴聲不覺,嗵嗵的炮聲響成一串,連間歇的時間都沒有,這一段數百米的陣地都被炮彈所覆蓋。
趁著這個機會,日軍瘋狂的向前衝,隨即日軍支援的火力就摟開了,對於這種情況,特務營早有預料的,即便是在日軍炮聲不斷的情況下,日軍發動進攻,也會有機槍響起來的。
這並不是有人冒著炮彈的危險開槍,而是特務營的弟兄研究出來的一點小工具,無非是將機槍固定在一個點上,然後用一根鋼筋做成鉤子,最後做好了扶手來扶住子彈,這樣就能響起槍聲了。
雖然這樣沒有準頭,而且不能持續太久,但是子彈打出去,對於日軍的衝鋒有很大的壓製,因為借著炮火,日軍衝鋒衝的很急,一旦炮火停了,日軍就會立刻進入應急時間,就會開始躲避著子彈了,利用戰場上炸出來的坑,不斷地就近支援衝鋒的日軍,幾乎總是三分之一在衝鋒,不斷地將陣地往前推。
衝鋒很少有整團整團的士兵一窩蜂的衝的,更多的是交相掩護,不斷地尋找掩體,有人還擊壓製火力,有人衝鋒,這樣不斷地倒換,這才是真正的戰鬥。
所以更多時候,無論是機槍還是炮彈,殺傷力並沒有那麼大,為了增加殺傷力,往往要增加數不清的彈藥,這就是日軍的優勢,但是現在這個優勢並不明顯,因為日軍太缺乏物質了,而且日軍還是以西線為主。
即便是這樣,這一陣炮聲也足足響徹了十幾分鍾,這才終於停了下來的,即便是有槍聲,日軍也同樣衝鋒著,一旦停下來,等炮聲停了在衝鋒的話,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了。
隻是就在日軍炮聲停下來的時候,獨立軍的炮也響了,數以百計的炮聲,同樣也是連成一片,轟鳴聲中砸在了日軍衝鋒的路上,以陣地前麵二百米到二百四十米的一段,展開了地毯式轟炸。
隨說日軍不太密集,但是也隻是相對來說,此時日軍最前麵的士兵已經衝到了一百五十米的位置,而絕大部分處於二百米左右,這就是劉楊把握的時間,來了一個半渡而擊。
這一陣炮火將日軍幾乎是攔腰截斷,影響自然很大,衝在前麵的日軍一下子失去了支援,而迎接他們的則是獨立軍還有特務營的槍聲,在特務營的指點下,獨立軍同樣炮聲一停就鑽出了掩體,隨即進入了戰鬥位置。
僅僅是一百多米的距離,但是隨著槍聲響起來,日軍就開始不斷的倒下,衝鋒一下子就變得無力起來,因為後麵的人沒有跟上,真等前鋒被消滅了,日軍的衝鋒勢頭也就被打的消失了。
其實這一幕已經發生了幾次了,日軍每一次發動衝鋒,都會用炮火開路,這是日軍唯一的戰術,但是也是最有效的戰術,從一開始獨立軍反應慢的,到現在已經死傷數千了,比日軍死傷還要高一些,所以說現在還活著的獨立軍的士兵,都是一個個精明得很,才能勉強的跟上特務營的步伐。
如果沒有特務營,獨立軍的陣地已經就被突破了,按照達昂將軍的布置,是要在日軍開炮之後,和日軍對射的,那就需要將大炮推到前麵來,但是劉楊一句話讓達昂將軍就直接無語了,你們獨立軍的炮兵能趕上日軍的炮兵精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