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秀才等人就不明白,劉楊不是沒有能力將這些人擰成一股繩,但是劉楊卻有意無意的始終沒有真正的建立起階層來,整個軍務政務誰都不嫩給真正插得上手。
如果說劉楊一旦出問題,原本強悍的特務營絕對會四分五裂,因為太多派係了,誰也不服誰,當然整體來說,太湖的各部還是能擰成一團的,而且隱隱的以秀才、王師長和唐學智為核心,可以控製六七萬人。
當然還有金豹和李虎這對組合,在巢湖同樣控製著三四萬人之多,隻是沒有第七旅和李旅那些部隊精銳,這屬於特務營第二股最大的勢力。
那麼還有第三股勢力,就是緬甸的義勇軍和獨立旅,以及由俘虜組成的新一師,全稱是國民軍遠征新編第一師,有他們組成的第三股勢力,盤踞在緬甸,幾乎和太湖基地和巢湖基地都沒有關係,這以後究竟會怎麼樣,誰也說不好。
這麼多部隊沒有共同的統屬,頗為淩亂混雜,劉楊就真的視而不見嗎?
很多人心中都琢磨過這些,但是我誰也沒有答案,誰也不知道劉楊的後手是什麼,所以不敢多說什麼。
說起這些來,還真的沒有人會理解劉楊的用意,其實劉楊這麼做就是為了將來一盤散沙,熟知曆史的劉楊能做些什麼,特務營已經發展成為了龐然大物,甚至國府都要深思熟慮,都不得不小心著,都已經和陳長官比肩說話了,甚至可以直麵國府。
如果劉楊將所有的部隊擰在一起,一旦抗戰勝利,劉楊勢必要撤走,那些被頑隨他去異國他鄉的弟兄,並不在少數,到時候他們怎麼辦,劉楊一旦離開,那麼一定會有人站出來頂替劉楊,形成一股真正的軍閥,這於國於民都沒有好處。
特務營悍勇,各部和小鬼子打了這麼久了,同樣也驍勇善戰,如果再加上各地的民兵和遊擊隊,特務營能膨脹到二十萬部隊,有太湖的軍工廠,有飛機大炮和坦克,甚至於有海軍,一旦不肯服從,那麼勢必就是內戰,這是來劉楊絕對不允許的。
所以特務營各部誰也不服誰,其實是劉楊故意造成的,等劉楊離開,那些不願意離開的,最多一個師一個旅,戰鬥力再強,也行成不了氣候,到時候江浙一帶的太湖政府,以及如今的巢湖政府,到時候就會被立刻吞並,誰也真正翻不起風浪來。
劉楊這是在為以後最打算,不過不說出來誰也不知道,特別是第三股勢力,也就是如今的以義勇軍和獨立旅將來如何解決,如果和特務營綁住,這遲早是個麻煩,到時候因此惡了緬*政府不值得。
等戰爭結束之後,達昂將軍和吳道陀還要為獨立繼續努力,那時候義勇軍和獨立旅就會形成第三股勢力加入進去,而劉楊也會和特務營以及新一師回國,那時候緬甸這邊就沒有他的事情了。
這也是那猜一直覺得融入不進特務營係統的原因,讓那猜著實哭鬧著,倒是和義勇軍難兄難弟,不過現在還沒有來往。
但是那猜卻知道,戰爭離著越來越近了,而且這一次,隨著日軍大本命的一個任命,任命岡崎清三郎為緬甸東路軍的司令官,總督一切事宜,在第二師團、三十三師團。五十五師團和五十六師團合兵一處之後,戰爭就更快了。
“營座,小鬼子要有行動了——”那猜特意找了個理由來見劉楊。
在那猜看來,劉楊很低落,不過可以理解,留美子的故事他聽人說過,但是這絕不是他勸解劉楊的借口,那猜很精明,知道這時候他什麼也不能說,因為勸解這種事,要麼身份平等,要麼就是關係很近,而他的身份就尷尬,這時候吸引劉楊視線的就隻有小鬼子。
劉楊嗯了一聲,他早就琢磨這件事了,雖然現在看上去很平靜,但是劉楊知道,這已經是山雨欲來的時候了,日軍很快就會有大動作,而且一旦有動作,就絕不是那麼好應付的。
四個師團都是殘兵,加在一起差不多七萬人,和南北獨立軍的人數差不多,但是雙方的戰鬥力不一樣,以前有柳田元三在,三十三師團調動不起來,而現在古閑健有意的配合,讓日軍徹底的擰成了一股繩,形成合力的日軍,戰鬥力就會成倍的往上翻,想想就覺得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