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打擊讓日軍慌了神,終於有人不知所措的拚命地脫離戰場,因為師團長的死亡在這種混戰的時候,就已經意味著失敗了,士氣大受打擊,就連肉搏戰都沒有那麼激烈了,再看敵人就像是打了雞血,勝敗便已經開始完全傾斜了,剩下的隻是時間問題。
一旦有人撤退,日軍登時就亂了套,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有了第二個就有一群,隨後出現了大規模的潰退,短短時間影響了整個戰場,畢竟殺到這時候,無論是日軍還是劉楊一方,其實都已經筋疲力盡了,從本能上說,已經沒有人願意繼續記性搏殺,隻是因為命令或者其他在支撐著而已。
隨著日軍的潰退,東線戰局就徹底的崩潰了,從雙方搏殺,一下子演變成了日軍被追殺,大片的日軍撤退,遭遇到了九十二師和獨立軍瘋狂的阻擊,而日軍卻沒有戰鬥的意誌,隻是想要逃走。
當古閑健忍著傷口的疼痛,從新趕回東線戰場的時候,就迎上了如潮水一般從東線戰場上潰敗下來的日軍士兵,狼狽的不能再狼狽了,當時的五千士兵,如今隻剩下了一千七八百人,而且是丟盔棄甲的,差點衝擊了古閑健的護衛。
古閑健有些苦澀,兵敗如山倒,他知道這場仗已經敗的不能再敗了,此時就算是勉強阻止住帝國士兵的潰敗,卻絕不能在發動反攻了,除非從新組織兵力,隻是那需要時間,劉楊會給他時間嗎?
劉楊當然不會,甚至對日軍隻是稍微追殺了一下,遠遠地看見古閑健的部隊出現,甚至沒有殺過去,因為古閑健肯定會撤退,除非劉楊真的想搏一把,隨意劉楊就隻能撤退。
招呼了梁長官和獨立軍,劉楊終於撤退了,從曼德勒徹底的退了出去,日軍也沒有追上來,雙方各自的舔著傷口。
不管日軍怎麼樣,劉楊撤回來之後,立刻就下令所有人立刻撤退,否色等古閑健緩過神來,可能會趁機發動反攻,隻要古閑健醒悟過來,因為對日軍來說,獨立軍根本就沒有多少戰鬥力。
這一仗九十二師損失了千餘人,而獨立軍損失了一千四百多人,看上去是勝利了,其實戰損率也僅僅比日軍少一點,可以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樣的勝利對於劉楊來說,其實很沉重,因為日軍還有近萬人沒有參戰,反觀劉楊這邊,卻已經都成了疲兵,一旦日軍發動反攻,稍一失利,獨立軍就會立刻崩潰的,這並不是無的放矢。
這一次肉搏戰如果不是以近兩倍的兵力和日軍血拚,如果不是古閑健的狼狽而逃,誰輸誰贏還未嚐可知,最終還是九十二師擔綱主攻,獨立軍看上去打的熱鬧,更多的隻是配合九十二師。
如果不是古閑健顧忌特務營的存在,無論是從任何一個方向調集兵力,顯然這場仗就沒有獲勝的可能,所以必須要立刻離開,否則真的被發現了,那才叫死路一條呢。
古閑健至始至終都在煩惱特務營的所在,但是一直到最後,特務營都沒有出現,折讓古閑健有種猜想,劉楊就是用特務營的消失來牽製三個方向的日軍,否則一旦特務營從任何方向出現,古閑健都敢將所有的兵力投入到戰鬥中,那麼這場仗怎麼打?
隻要任何方向拖住特務營,一旦增加兵力,東線戰場很快就會勝利,因為一旦失勢,獨立軍就會立刻潰敗,這一點甚至不是劉楊能阻止得了的。
在古閑健看來,劉楊的精明已經無可說了,劉楊獲勝了就立刻撤退,反而是為最明確的選擇,因為等特務營出現,古閑健絕對會痛打落水狗的,除了特務營,其他的部隊都已經筋疲力盡了。
如果不是劉楊死命的催促,就連九十二師都不會動彈了,還是劉楊說誰留下誰就等死,好不容易發動起九十二師,獨立軍才勉強跟了上來,還是半死不活的,一個個走路都開始發飄了。
古閑健依舊沒有敢追下來,除了救火,布置從新的防禦,特務營不出現,古閑健啊就不敢亂抽調兵力,否則一旦失誤了,迎來的可能就是曼德勒徹底的淪陷,這一點絕對不是古閑健的胡思亂想。
畢竟先前劉楊就曾經了一個閃電戰,極快的正麵突破了防禦,如果在抽調兵力之後,防禦進一步的變弱,一旦追上去,到手了劉楊發動進攻,就很可能突破一邊,然後以優勢兵力攻擊其他方向,曼德勒就真的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