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仰望著天空,眼睛眯了起來,原本以為山崎清三郎會采用空襲戰術,但是等了這麼好些天,山崎清三郎卻始終沒有動靜,不過如果在下雨之後的話,或許就需要調整一下戰術了。
其實劉楊不知道,他還是錯怪了放岡崎清三郎,不是岡崎清三郎不想有所作為,而是西線正在調用飛行大隊,暫時還輪不到他,畢竟西線日軍麵對的幾十萬的聯軍,可不是他麵對的這點人。
既然飛行大隊來不了,岡崎清三郎就隻能暫時先圍困著,不斷地尋找著機會,但是他的敵人,九十二師的梁長官,此人也同樣善於防守,而且前期劉楊在臘戌做的準備充足,防禦工事很完善,任何進攻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其實最討厭的就是劉楊圍著陣地挖的一些坑,如今裏麵和成了泥,偏偏見不到太陽,也始終不幹,一米多深的泥坑,就算是坦克掉下去都動彈不了。
如果要進攻的話,要麼準備用木板搭建橋麵,要麼就繞開泥坑,可是那等於自縛手腳,對於進攻限製太大了,士兵們必須集中,就是去了靈活性和安全性。
衝鋒絕不是想象中的一窩蜂的向前衝,隻要是有經驗的老兵,都會盡量的散開,呈散兵狀衝鋒,然後給機槍還要流出空襲,好壓製敵人的火力,甚至衝上及短距離,就會找個地方臥倒查看一下路徑,從新調整方向——
真正傻乎乎的一窩蜂的往上衝,有多少人死多少人,一挺機槍就可以封鎖幾時覓得麵積,隻要但要足夠,多少人都衝不過去,所以如果集中到一起的話,日軍絕對不會那麼幹的。
當然,也不是岡崎清三郎沒有別的辦法,隻是岡崎清三郎還想在等等,時間總是會出現變化的,或許這場大雨就是契機,對於任何人機會都是均等的。
但是岡崎清三郎沒有想到,就在他都放棄了空軍的時候,30日早上,忽然接到了仰光空軍基地的電文,說是如今空軍有空了,可以即刻起飛,對臘戌進行轟炸,請岡崎清三郎做準備。
接到電文的時候,岡崎清三郎有點哭笑不得,總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不過既然有機會了,岡崎清三郎沉吟了一下,也就立刻聯係空軍,請空軍用絕對高速轟炸,保證空軍自身安全,並不需要太精準的轟炸,隻要能做到覆蓋轟炸就好。
於是,30日上午九點左右,日軍仰光空軍起飛了,三十八架轟炸機,外加十六架偵察機,徑自往臘戌方向飛去。
隻是日軍不知道,這邊飛機一起飛,就有當地人立刻將消息傳了出去,然後在飛機到了內比都的時候,便已經確定了航線,隨即在貢利拉的特務營的偵察機也有四架起飛了,悄悄的飛上了天空。
接到日軍轟炸的消息,即便僅僅是判斷,而且還不是專業人員的判斷,但是劉楊同樣奔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讓九十二師的弟兄盡量的躲進防空工事中,不給小鬼子機會,減少傷亡。
雙方一南一北,在飛過孟瑙的時候,四架偵察機從孟包方向,從雲層中忽然插入過來,四名飛行員也都是提心吊膽的,如果日軍察覺他們是中國人,那麼這就是羊入虎口的做法,一切隻能祈禱。
日軍有戰鬥編隊,但是偵察機卻需要不斷地在左右回旋,沿途偵查很多情況,有很多時候需要降低高度,所以偵察機是沒有戰鬥編隊的,劉楊基於這一點才排了四架偵察機。
因為偵察機的特殊性,日軍並沒有發現太大的破綻,任由特務營的弟兄混進了飛行編隊之中,隻是因為偵察機四下分散,很難判斷是不是多出來幾架,關鍵是任何人也不會往這方麵去想。
膽子究竟達到什麼樣,才敢用這種辦法往敵人的戰鬥編隊中插入,可以說從有空軍戰爭以來,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當然一般來說,敵我雙方的戰鬥機差距很大,一眼就能分辨的出來,偏偏特務營的飛機和日軍一模一樣。
無論什麼情況,特務營的弟兄就這麼堂而皇之的混進了日軍的隊伍之中,竟然沒有被懷疑,甚至一度靠近轟炸機編隊。
用不了多久,機群已經飛抵了臘戌不遠,從天空往下看,能看見臘戌這個城市,隻是特務營和日軍都半掩在叢林中,從飛機上根本看不太清楚的,所以昂機群到來的時候,是需要通過一些標記來確定位置的,畢竟很多時候敵人的位置是會改變的,而這一次則是用日本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