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需要成長(2 / 2)

中村正雄咒罵著,卻不得不說司令部的命令正是愚蠢至極了,這種安排,隻能讓五十五師團一點一點的投入,反而更容易被暗算,到時候在丟失一個聯隊,五十五師團可就要哭了。

但是最終,古閑健隻是派出一個聯隊固守密支那,然後五十五師團依舊跟隨大部隊西進進攻印度,這卻是王挺所想不到的。

結果王挺所部整整在叢林中活動了十幾天,日軍竟然一直沒有動靜,很快就接到消息,五十五師團和五十六師團一起進攻印度去了,他們好像沒有人理睬,這是怎麼個情況。

不過這樣也好,既然日軍去了印度,那麼王挺和吳道陀加上小笠原真慧一商量,決定更改計劃,將陣地由貢利拉推到了孫布拉蚌,由獨立軍大部進駐孫布拉蚌,作為獨立軍的戰區。

這是吳道陀喜歡的方式,整個孫布拉蚌成為獨立軍的地盤,不用再寄人籬下,也不用再仰人鼻息,吳道陀在貢利拉留守了一千五百人,將五千人全都帶到了孫布拉蚌,這是作為交換條件。

不過吳道陀再一次有開始賒賬,因為要修建碉堡工事,需要大量的水泥,見識過貢利拉的防禦工事,吳道陀知道,那就是他夢寐以求的防禦,有這樣的防禦他有把握阻擋住日軍。

正如王挺所說的,獨立軍需要經曆戰爭,隻有戰鬥才能讓獨立軍真正成長起來,否則早晚會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這一點誰也幫不上獨立軍。

而且吳道陀看出來了,在經曆了密支那的戰鬥之後,獨立軍就比以前強了很多,當然和義勇軍還是不能比,他需要一批老兵慢慢的讓獨立軍成長,想要經曆戰火的洗禮,沒有好的防禦工事,是無法確保士兵堅持下去的根本。

水泥貢利拉就有的生產,因為貢利拉不遠的山上就有石灰岩,睡你的生產成本不高,但是也不是一窮二白的吳道陀能玩得起的,所以水泥需要,隻能找小笠原真慧繼續打欠條。

幾十噸水泥支援過去,代價是用四百畝地一百年的租期,有了這批水泥,吳道陀就能在孫布拉蚌修建防禦工事,自然有王挺派人指導修建。

緬甸的氣溫很好,混泥土的工事幾天就開始凝固了,小鬼子來之前就可以堅固起來,當然還是急需要更多的水泥鋼筋什麼的。

既然小鬼子沒有來,隻貢利拉開始向北到達杭丹,便開始準備秋收,而且老百姓對這一季莊稼有著很大的期望,這得益於在達杭丹修建的化肥廠,雖然廠子不大,但是畢竟達杭丹到貢利拉地盤也有限。

緬甸老百姓很窮,所以第一批化肥是賒給老百姓的,等糧食產下來,達到了增產的效果之後,老百姓有了盈餘,才會用糧食支付化肥的錢,當然還可以賒欠下一季的化肥,小笠原真慧甚至承諾,如果因為戰亂而導致絕收,化肥廠將免除當季的化肥錢,都說到了這種份上,老百姓自然很希望能增收,那樣就可以全家人吃飽飯了。

在小笠原真慧從吳道陀手裏接過了貢利拉和耶南以及達杭丹的管理權之後,就立刻組織了土地承包,將大部分土地報給了老百姓,以三年未期限,並且開挖溝渠,生產簡易的農業設備,給貢利拉地區帶來了極大的變化。

在日軍沒有打過來之前,老百姓終於開始秋收了,所有的土地,包括一些地主的土地,都增產了百分之六十以上,曾經一畝地二三百斤,大部分在二百斤多點,而現在號地塊能達到四百斤了,即便是那些不好的地塊也能到二百七八十斤,折讓老百姓驚喜的很,這一年豐收了。

即便是在快要亡國的時候,這樣的豐收也帶給了緬甸老百心一種無法替換的喜悅,這一年除去交稅,很多家庭就可以吃飽飯了,有些家庭還能出去做工,然後用錢交稅,就能留下更多的糧食。

在戰亂中,貢利拉的老百姓還能笑得那麼開心,這無疑是一種幸福,和他們相比,秋收的江淮地區,卻是另一幅景象,為了收到更多的糧食,中日雙方不斷地發生激戰,無論是特務營還是國軍其他部隊,都在這時候不斷地阻擊日軍的小股收糧部隊,當然日軍也在阻擊國軍的收糧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