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何嚐又不知道這些坦克的裝甲很薄,根本抵抗不住20毫米的機炮,特務營並不缺這種小口徑的反坦克機炮,布置起來,加上狙神這種大殺器,絕對可以將沈巷鎮保護的水泄不通。
如果沒有空軍轟炸,那麼坦克衝上去,是上去幾輛炸掉幾輛,原本還可以依靠火炮的遠程打擊,壓製特務營的火力,而現在卻沒有了遠程壓製,單獨派遣坦克上去,那根本就是在去送死。
盡管也有三十輛九七式坦克,這種裝載57毫米口徑九七式戰車炮的基本型九七式,以及47毫米口徑一式炮的九七式,他們的裝甲已經有三十毫米了,但是這樣的裝甲隻有正麵才有30毫米,而側麵就隻能嗬嗬了。
總的來說日本還是太貧瘠了,日本的技術並不會弱於任何一個國家,無論是坦克技術,還是造船技術,包括飛機技術,但是本能的,從一開始設計到生產,總是研究一些耗能低,而且需要材料少的東西,這樣可以多做一些,畢竟中國更窮,而且中國甚至不會製造坦克。
日本以中國為假想敵,所以各種坦克都是偷工減料的,即便是九七式坦克也扛不住特務營的反坦克機炮從側麵的轟擊,更何況還有狙神這種大殺器,他們更靈活的可以從側麵打擊坦克。
如果不能用炮火或者炸彈壓製住特務營的火力,那麼坦克發動衝鋒就很難堪了,而沒有坦克,用步兵去麵對特務營二百多架機槍,還有為數眾多的迫擊炮和擲彈筒,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對於特務營的迫擊炮,藤木右兵衛可以說知之甚深,他曾經親眼看見過,特務營在衝鋒的時候市長迫擊炮,竟然還有準確度,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後來,日軍才開始模仿這種手段,不斷的摸索,不斷地訓練,但是卻還是不能達到特務營的那種程度,後來日軍有人總結出來一個問題,讓藤木右兵衛很長一段時間都感覺好像吃了一個死蒼蠅一樣難受,這個問題竟然是大日本帝國的民眾天生比中國人矮小,在體力上有所不如,而特務營的三連可都是壯漢。
這一點不假,以特務營來說,基本上都比日軍高大,加上特務營的夥食好,所以弟兄們都很強壯,比日軍力氣大很多,而且還是借助各種的小器械,依靠這些東西才實現了在運動中開火的可能。
這些設計的小器械,可以說三連的命根子,自然看顧得很緊,根本就不讓其他了知道,就連特務營二連或者一連都弄不很清楚,可想而知保密程度了,日軍幾乎沒有機會搞到這些東西,哪怕是有戰死的弟兄,迫擊炮都可以丟下,這些小器械卻絕不能丟,就是因為這些小器械相對並不複雜,一旦被日軍得到,那麼日軍就能很快研究出來。
就是依靠著這些小器械,三連在奔跑中都能開炮,已經成了中日的一種奇跡,也是特務營的殺手鐧,當然還有更多的擲彈筒,特務營施展擲彈筒也是一絕,甚至比絕大部分的日軍施展的更好。
另外特務營有不下二百挺機槍,各種輕重機槍都不缺,更何況現在還有一百多門炮,如果是其他的部隊或許沒有那麼多的炮兵,但是特務營絕對不缺,或許不能和三連比技術,但是也不會比國軍的炮兵差了。
這麼強大的火力,就是日軍索要麵對的,坦克坦克被針對,這就是藤木右兵衛一開始就不想和特務營硬拚的原因,硬拚的話,損失絕對慘重,但是現在卻不得不選擇硬拚。沒有了火炮,如果在沒有空軍支援,這一仗真的很難打。
其實最讓藤木右兵衛趕到心煩的是特戰隊的狙神,相比起反坦克機炮,狙神更加靈活,就是這兩天的時間裏,特戰隊就擊毀了三輛坦克,而且是一沾即走,讓日軍除了大發雷霆之外,卻沒有其他的辦法。
狙神的威力日軍早就嚐試過了,對這種武器更是眼饞不已,但是至今為止,日軍卻沒有繳獲一把狙神,這東西在特務營也真心的不多,可見其珍貴。
日軍軍工省也在仿製狙神,但是卻始終沒有解決後坐力的問題,大口徑的子彈和槍支都好研製,日軍有這種實力,最少兩千米的步槍還是造的出來的,可是卻根本沒辦法使用。
即便是加上槍架,一開槍強大的後坐力能將持槍者的胳膊震得脫臼那是輕的,嚴重的甚至直接撞碎幾根肋骨,開一槍就廢一個士兵,代價太大了,而且還是那種訓練有素的精準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