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不會冒進,摸到門口,也不用往裏麵投手榴彈,而是對著屋裏一頓亂吹,很快毒煙就彌漫開了,躲在屋裏的小鬼子咳嗦個不停,隻要一放鬆,就會被特務營的弟兄給幹掉。
日軍畢竟很集中,很快架設起了防線,勉強將特務營阻擋住了,忍受著猛烈的炮火,隻能用人命來填。
而此時,城外的日軍也遭到了偷襲,偷襲他們的是特戰隊,為了阻撓日軍,特戰隊甚至用木筏在水中劃過,開幾槍就棄船逃走,不給日軍咬住他們的機會。
可惜效果並不怎麼好,板恒征四郎對於特戰隊根本不理睬,隻是派出小股部隊應付,大部隊一刻也不停,哪怕是死幾個人,也同樣拚命地趕路,特戰隊的騷擾根本就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但是終究是拖了足足有三分鍾,三分鍾在平時不算什麼,卻給了特務營機會,就是這三分鍾,劉楊親率特務營,殺到了日軍的指揮部,如果不是山下奉文逃得太快,隻怕他就做了俘虜,即便是這樣,特務營也攻陷了日軍的野戰醫院。
劉楊有兩個行動目的,一個是山下奉文,當然山下奉文長者腿,想要抓住他不容易,但是抓捕那些傷員可就簡單了,因為傷員不會跑,就連那些軍醫和護士都沒有跑掉,同樣做了俘虜。
來不及統計有多少俘虜,劉楊一擺手:“把人都帶走——”
隨即,特務營的弟兄就讓出了木筏,將傷員都轉移到木筏之上,然後向特務營的陣地撤退,將所有的傷病員都給帶了回去。
這可不是拖累,這是最好的護身符,還是最好的掩護,四千多的傷病員,哪怕是日軍也絕對不敢動手,自己隻需要劃出一塊地方,就能保證在蘇州有一塊不經戰火的地方作為緩衝,而特務營的兵力就是在這個緩衝地布置開的。
劉楊將這個緩衝地設立在了距離北門相對較近的北塔報恩寺,又被成為通玄寺,用來安置眾多傷病員是很不錯的。
寺院周圍的一些民房都被拆掉了,整個北塔報恩寺形成了一個相對的獨立空間,而且此地還沒有被大水淹沒,院子裏的水也都排了出去,算是蘇州少數很幹爽的地方。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北塔報恩寺最出名的是北寺塔,北寺塔是中國樓閣式佛塔,塔八麵九層,規模宏大,重簷複宇,占地1.3畝,塔高七十六米,為江南第一古塔,塔內設置木梯,循級而上,可俯瞰蘇州古城全貌。
這意思也就是說,北寺塔可以控製全城,同時北塔報恩寺還是出城的一條密道的所在,將密道藏在這裏,日軍很難發現,況且日軍也休想攻得進來,因為在這裏,劉楊準備了大量的炸藥。
劉楊將日軍關押集中營設立在這裏,其原因很明顯,那就是利用此地突殊的地理位置,作為監視全城的一個點,讓日軍無法進攻,卻又可以隨時彙報日軍動向,這就等於多了一雙眼睛。
日軍肯定更無法進攻北寺塔,單單是北寺塔上就有上千的日軍,而且都是傷兵,隻是在一層設置火力點,然後埋上炸藥,日軍就無法強攻,畢竟這是上千條日軍士兵的小命,也由不得山下奉文不重視。
再說這邊特務營抓了俘虜就撤,前腳剛走,後腳板恒征四郎就率領雲軍進城了,僅僅是晚了一點,就眼睜睜的看著特務營押送著四千多俘虜撤退,一時間也無法攻擊,因為最後一排,特務營將一排日軍士兵作為擋箭牌,日軍無法開槍。
就這樣一直目送著特務營的人押送著俘虜進了北寺塔,而此時的北寺塔守衛並不多,僅僅有一個連的兵力,這些兵力不足以抵抗日軍的將進攻,但是堆放在寺院各處的炸藥包,卻足以將所有人送上西天。
劉楊正大光明的將炸藥包掛在日軍俘虜集中的房間裏,讓日軍眼巴巴的看著,而且最讓山下奉文和板恒征四郎惱怒的是,劉楊竟然送來了一封信,真是有點欺人太甚的味道,可是他們卻又無可奈何。
信很簡單,言稱這些俘虜等戰鬥結束之後,會和日軍做交換,人換人也行,人換物也行,但是戰鬥一天沒有結束,日軍就不要進攻北寺塔,否則進去多少,就要有多少位俘虜一起殉葬,劉楊明確的告訴他們,自己在北寺塔已經對方了數噸炸藥,並不反對日軍進去救人,當然這鬼地方易守難攻,日軍要做好死傷無數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