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可是為了這一仗下了大力氣,參觀完機關陷阱,有了盯著李彪參觀了碉堡工事,真正進入到這裏麵,李彪才發現,很多碉堡工事都是用水泥混凝土修造的,結實得很,沒有猛烈的重炮也休想炸開,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日軍損失慘重。
這裏是城市,建造這些碉堡和工事,都是研究院那群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考察論證,然後研究之後,才一點點的打造出來的,絕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且彈藥充足,各種物質已經運送完畢,可以堅持半年之久。
“怎麼樣,彪子,沒讓你失望吧。”劉楊咧著嘴,之所以把李彪調來,其實劉楊還有一點深層次的想法,那就是李旅在日軍看來,始終比一零五師和十三旅稍差一點,至於為什麼,有時候劉楊也想不明白。
點了點頭,李彪嘿了一聲:“行了,營座,你給我劃分戰鬥區域吧,就憑這些設施,如果還打不還這一仗,那我可就真的沒臉見人了。”
微微一笑,劉楊將一個年輕人喊了過來:“彪子,這是負責機關陷阱指揮的小孫,他是研究院的,這裏的陷阱他最熟悉,也最清楚怎麼發動,等著他會給你講解,到時候你們商量著來,那麼西門和南門就分給你了,該怎麼布置你自己來,到時候特戰隊打支援——”
如今李旅的戰鬥力最強,兵力也是最多的,分配兩個城門區域自然不是問題,而且西門是進攻幾率最小的一個。
特務營則安排在北門,保安軍在東門區域,特戰隊則負責打支援,分散在全城各處,不過他們是單獨行動的,如今趙來福和段鵬飛正領著人在研究蘇州城的地道網,爭取研究明白了,並且進行布置。
接到了劉楊的命令,李彪也不敢多耽誤,天知道大雨什麼時候會來,所以還是盡快的安排好,將一切準備到前頭,這樣才能輕鬆一些。
整個蘇州城都透著一股子陰雲壓城的感覺,很多人都在忙碌,老百姓也幫著部隊準備陣地,一個個工事被分割出來,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
而另外一個計劃也正在進行,為了吸引鬼子,劉楊派人去杭州,準確而說嘎動了日軍之中的奸細,通過他們的嘴,將大雨的消息傳給山下奉文和板恒征四郎。
接連兩天,天氣都有些悶,幸虧老天爺給了些時間,讓老百姓將糧食收完了,這些天隨著夏收來臨,特務營和日軍,甚至於國軍都暫時停戰,全力進行夏收,甚至連戰爭都暫時放棄了,畢竟民以食為天。
在這一點上,中日雙方還是很有默契的,每年夏收秋收的時候,中日雙方都會消停一段時間,全力收集糧食,否則就會影響接下來的戰鬥。
不過在每年的夏收的時候,都是江浙一帶梅雨季節來臨的時候,甚至有時候梅雨季節來的早一些,會在收莊稼之前下大雨,導致莊稼減產絕收,好在今年還沒有,老百姓收完了,老天爺還沒有下雨。
不過這兩天天氣有些悶熱,太陽時隱時現,甚至有時候晚上還會打雷打閃,看樣子隨時可能下大雨,隻是陰沉了幾天,卻始終沒有下起來。
“吆西,要是下起了大雨,會不會將特務營挖的那些地道給灌滿了——”高橋是名軍曹,這幾天沒有戰鬥,士兵們也是閑著說些閑話,不過高橋卻有意無意的在長官們經過的時候提了起來。
常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約便是如此,高橋的一句話,果然引起了一個叫川島的大隊長的注意,仔細想想,隻要大雨下得足夠大,真的會將那些地道淹沒。
川島來中國已經好幾年了,對中國也是比較熟悉很清楚中國的一些城市,其實排水設施真的很差勁的,很多時候,每年下大雨,有一些城市都會被泡起來,當然那需要雨足夠大。
不過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雨水比較密集的時候,如去年的時候,一場大雨整整下了兩天三夜,幾座城市都快被淹沒了,日軍都不得不撤出來,這自然是記憶猶新,高橋去年的時候曾經駐守魯省菏澤那邊,對於菏澤被雨水差點淹沒可是記憶猶新,那一片汪洋,日軍都撤出了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