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局勢(2 / 2)

原本駐紮於溧水的七十九師,幾乎損失殆盡,師長陳長官以身殉國,壯烈張思雨溧水城頭,自師長以下,六千多人殉國,僅有盧姓團長在幾乎彈盡糧絕之後,率領七十九師殘部六百餘人,從溧水撤出,投奔到了馬鞍山。

整個七十九師幾乎被打沒了編製,就連這個團長也是臨時提拔上來的,如果不是陳長官在彌留之際下了死命令,讓盧團長帶人突圍,隻怕七十九師將全員陣亡。

不過在七十九師如此慘烈的抵抗下,日軍也付出了五千多人的代價,並且動用了數不清的炮火,還有飛機坦克,如果單論損失,日軍絕對比七十九師還要慘重。

隨著溧水失陷,日軍分兵逼迫句容和高淳,同時派兵阻擋當塗援軍,然後全力進攻馬鞍山,發動兵力攻擊兩萬餘人。

一時間江東地區陷入了死戰之中,國府下令,無論如何一定要痛擊日軍,盡量保住馬鞍山,隨即抽調一六四師和第十九旅前來支援。

馬鞍山一戰打的也很激烈,一六四師在長江岸邊就遭遇了攔截,與十九旅在岸邊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整整打了三天。

日軍沒有停止攻擊馬鞍山,不間斷的發動進攻,整整三天炮聲就沒有斷過,更有飛機不斷地和轟炸,5月28日,師長王少堂被飛機炸死,同日日軍攻破了城防,隨即展開了慘烈的巷戰。

馬鞍山失守,已經打殘的一六四師和十九旅不得不撤退,但是城中守軍的殘餘部隊卻沒有一人撤出來,潛留在馬鞍山城中,利用街頭巷尾,和他們所挖的地道和日軍進行巷戰。

這是中國曆史上巷戰打的最久的一場戰鬥,從四零年開始,一直打到了四五年,當時近千殘兵,依靠著地道竟然打了五年沒有逃離撤退,成為了中國曆史上堅持最久的一支部隊,一直到四五年,國府才從新恢複了這個師的編製,同時任命當時最高長官,一位營長為代理師長,並做了提拔。

後來這件事被全國宣傳,甚至就連美國都知道了,成了全國抗戰的楷模。

隨著馬鞍山的失守,日軍的戰略意圖實現了,轉而兵分兩路,一路進攻當塗,一路進攻句容,進而威脅鎮江,而此時的鎮江,卻已經移交給了國軍,當初一肚子想不開的鄒立東,此時才看清楚,劉楊的決斷是多麼的正確。

如果鄒立東繼續防守鎮江,不交給國軍,那麼覆滅的就是他的鎮江守備軍,,不過作為鎮江守備軍,鄒立東沒有撤離鎮江地區,而是奉命在鎮江建立基地,準備和日軍打遊擊戰。

守備軍的戰鬥力並不強,況且隻有兩千左右,遠不足以抵抗日軍的精銳,所以分散開來,以連為單位,在鎮江各村之間建立聯係,占領了一片地區,這裏山水縱橫,即便是日軍想要圍剿也不容易,而且牽製的兵力太大。

最近的戰事糜爛,讓陳長官頭疼不已,而劉楊又將華中方麵軍拖在了湖州,極大地減輕了北線的壓力,饒是如此,卻依舊抵抗不住日軍猛烈的進攻,如今鎮江到無錫,幾乎是孤懸於外,陳長官幾次請示想要將部隊撤回來,但是國府始終沒有同意,而是下令讓陳長官將日軍拖在太湖地區,給薛長官創造機會打擊華南方麵軍。

隨著湖州戰役的結束,陳長官知道特務營損失慘重,但是還是很快打起了特務營的主意。

一封電報送到了劉楊手裏,即便是和陳長官夠熟悉,但是看了電報,劉楊也是臉色一變,張嘴就罵娘起來:“陳長官也太欺負人了,鞭打快牛也不是這樣打的,讓我率部隊去防守鎮江,這他娘的是想讓特務營死絕了怎麼的。”

鎮江雖然比湖州繁華,但是對於劉楊來說,堅守鎮江絕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鎮江沒有湖州修築了近兩年的城防工事,有沒有密集的地道,城中的老百姓和特務營也不是一條心,況且更沒有支援。

想要防守鎮江,特務營必須抽調精銳,那麼一零五師、十三旅、李旅、獨立團等,很可能這一仗會打沒了番號,直接讓劉楊沒有翻身的餘地,這不是自己願意不願意的問題,在劉楊看來,放棄鎮江是最明智的選擇,如今溧陽已經恢複,日軍進城,讓溧陽還是一個空城,為何不撤守溧陽,以溧陽的城防工事拖垮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