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湖州戰役(6)(1 / 2)

山下奉文總結了,這就是本土作戰的優勢,哪怕是武器不占據優勢,但是天地人和卻都占據了,有老百姓的支持,可以完成很多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說地道戰這種作戰方法。

特務營本土作戰,說是兩個師的兵力,算起來一萬五千人,但是在湖州,還有三萬多老百姓,這些人是他們的民夫,節省了特務營大量的體力,另外組織後勤,又或者在最危急的時候,可以組織臨時征兵,發動老百姓參加戰鬥。

山下奉文的猜測,也正是劉楊所想的,原本劉楊沒這個打算,卻沒有想到第一天的傷亡就這麼大,折讓劉楊有些苦澀,近兩千弟兄就這麼沒了。

“老李,告訴湖州民團,從現在起民團擴充,凡城中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男丁,都必須參加集訓,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咱們時間不多,這樣下去,最多三天時間就要參加戰鬥,好好地訓練一下他們吧。”發了一會呆,一個念頭從劉楊腦海中閃過,隨即便下了命令。

“是,營座。”李寶柱應了一聲,邊去尋找城中的民團教導。

所謂民團是民兵之外,老百姓自發形成的團體,當然也是在特務營的推動下,老百姓們為了自保,為了在萬一的時候能夠頂上去,城裏的民團,這可要不一般的地方民團強得多。

湖州有三四萬人口,年老的,年幼的,有一多半被潛到了西山島和浮田上,隻要日軍目標是湖州,就會立刻撤走那些年老年幼的,隻留下青壯協助戰鬥,這樣的話在萬一失敗的情況下,轉移也好轉移。

特務營始終發展精兵政策,也很在意老百姓,所以僅僅是西山島就安置了三四十萬老百姓,長興的、宜興的、湖州的,蘇州的,還有無錫的,甚至有廣德溧陽的——

這都是些年老的和年幼的,如今的西山島仿佛已經提早步入了老齡化,走在島上最容易見到的就是老頭老太太,或者是十三四歲以下的小孩,而年輕人卻真的不多,這就是遷移人口的原因。

沒有了這些老人孩子,城中的老百姓一旦有事,無論是發動還是撤退,都方便得很,或者是在和小鬼子廝殺的時候,不用擔心老百姓如何,每次小鬼子來襲,老百姓都會立刻躲起來,這就是因為青壯們都很利落。

這些老百姓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劉楊平日裏也宣傳抗戰,將這種國家需要隨時征召的思想傳達下去,將平時多訓練,好抵抗小鬼子的精神傳遞下去。

老百姓都早有這種思想準備,所以當命令傳達下來的時候,並沒有人抗拒,從特務營據湖州抗擊日軍,他們就已經想到了,所以他們也在積極的準備,果然征召令還是下來了,於是老百姓們很快也就組建了上萬人的民團。

有些事情得益於劉楊平時的安排,比如說凡是特務營占領地區,都會成立民兵,那麼在民兵之外,劉楊還鼓勵鄉紳們成立民團,當然民團必須是政府管理,這些鄉紳們隻能在其中任職,而不是直接掌控。

劉楊還將戰鬥中受傷的弟兄,全都安插在各個城市中,他們雖然上不了戰場了,但是教導這些民兵或者民團還是不錯的,不要說訓練有素的民兵,就是民團也是似模似樣的,而且軍機嚴格,這也是特務營把控太湖周圍重要的一個因素。

人都有集體感和榮譽感,在特務營各方各麵的滲透下,在特務營各種針對老百姓的政策下,老百姓比以前生活的好多了,而且在日戰區的腹地,他們能夠活成中國人,這本身就是值得驕傲的事情。

這些民團本身就有很不錯的訓練,隻是沒參加過戰鬥,說白了隻是新兵,他們的訓練甚至比川軍還要強,隻要好好地操練一下,絕對是一股很好的兵力。

有了這一萬民團的補充,劉楊就更好調配了,將會利用民團替換一些弟兄,保持完整的戰鬥力,說到底,這些民團還是用來消耗的,隻是話不能這麼說,不過如王師長唐學智他們心裏卻都明白,隻是沒有人會說出來而已。

從這個晚上,老百姓的訓練成了湖州的一道景色,還有專門的人員進行動員,自然將征調說的很高大上,將老百姓們參戰的結果說的無比的高大上,曆史會記住他們的,中國也會記住他們的。

老百姓們很容易就信了,但是隻有劉楊明白,曆史所能銘記的隻有很有限的幾個人,哪怕是抗戰史上,很多英勇殺敵,戰死疆場的將軍,又有多少人能記得住,更不要說那些普通的士兵了,沒有人會真的記得他們,最好也不過是在某一個碑文上留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