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說劉楊的這一招很厲害,整個杭州地區被劉楊攪了個天翻地覆,然後一個農業安全區,老百姓都集中在這裏了,還留在外麵的,都是鐵了心的和小鬼子死磕到底的,凡是老實巴交的都進了安全區。
指望外麵那些人補充糧食是不可能的,日軍也不敢這麼想,真的那些人交上來的糧食他們也不敢吃,這些安全區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日軍不禍害這裏,在這裏都不能隨意欺淩老百姓,隻能派兵監視,發現他們對抗日軍才能和特務營的耳目交涉。
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很乖巧,這裏監視的日軍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鬧翻了對誰也沒有好處,他們在這裏監視,更多的是為了征收足夠的糧食,避免老百姓偷奸耍滑,而安全區的老百姓還是能老老實實的上繳糧食的。
其實老百姓家裏還是有些餘糧的,特務營不斷地向安全區輸送化肥,輸送農業器械,並不是白費力的,這裏的糧食產量很高,上交百分之四十的稅賦,老百姓自己吃之餘,還能剩下一些。
日軍不敢搶,一旦動手了,一旦打破了安全區,在特務營的組織下,所有的老百姓都會抵抗,到時候無處收糧,那些老百姓有了特務營做後盾,甚至敢放火燒糧食,一旦藏不起來,運不出去,老百姓就會燒掉糧食,然後藏起來。
等日軍退去,特務營的民兵就會找到這裏,到時候老百姓就會得到支援,不會餓死人的,這就是老百姓的底氣,反而是那些不舍得燒糧食的,是不可能得到特務營的資助的,這就促使老百姓抵抗日軍。
安全區已經是日軍在華中最穩定的糧食供應基地,還供應著很大一部分蔬菜肉食和雞魚等,是華中方麵軍的後勤基地,如今遍布杭州附近上百個農業安全區,也成了老百姓最為安定的地方。
凡是安全區的老百姓,日軍輕易不會騷擾,就算是有問題,還要和特務營的耳目交涉,這雖然讓日軍很不甘心,但是卻有無可奈何。
農業安全區可以安心發展農業,對老百姓很好,對日軍也很有利,但是這卻等於相對安全性很高的地方,日軍也不敢太過分,這樣一來,老百姓就準備了很多保命的措施,而特務營是可以利用這些的,隻有小鬼子不知道。
為了不讓小鬼子發現挖地道的事情,每一個安全區都會開挖一個池塘,借著挖池塘,將這些地道也挖了出來,盡管受了很大的累,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實另一個關鍵,安全區的日軍在各種壓力下,其實對這裏管理的並不嚴格,他們需要的是糧食,一些事情隻要不鬧到明麵上,他們也就不為己甚,因為沒有必要,真要是管的太嚴格的話,到時候老百姓消極抵抗,也夠他們喝一壺的。
這裏的老百姓種地的積極性很高,按照畝數給日軍繳納稅賦,所繳納的糧食足夠日軍十多萬部隊的用度,甚至會提供一小部分肉食,那麼日軍想要吃點好一些,就必須花錢購買。
日軍可以搶,隻是搶一次,以後想吃都沒有了,老百姓不會在給他們準備,特務營始終是橫旦在他們之間的一根刺。
農業安全區的發展,在日益興旺的表麵下,也做足了應對日軍殘暴的準備,畢竟當初是劉楊和柳川平助簽訂的協議,山下奉文完全可以不遵守,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做好準備的結果就是早晚要後悔。
農業安全區已經挖了很多地道,就連田地裏也有,這是為了應對逃生而準備的,在戶外日軍很難監視這麼多人,況且到時候莊稼一旦長起來,進了地幹活,什麼也發現不了,曠野中的地道更多。
日軍不知道有多少地道,但是劉楊可是知道的,利用這些地道可以轉戰周圍,利用地形優勢和小鬼子糾纏,小鬼子想要圍堵住他們是不可能的。
基於此,劉楊和王師長秀才唐學智等人設計了一個運動戰,劉楊還惡趣味的命名為遛狗計劃,就是要吸引日軍前來圍剿,然後利用如今滿地的地道,不斷地跳出小鬼子的包圍,然後分而奸之,對小鬼子進行殲滅打擊。
這個作戰範圍,將在整個杭州北麵,從餘杭到德清,方圓幾百裏之內,這裏有幾十個安全區,地道相連,很多樹林都有地道,很容易藏身和脫身。
一旦日軍到來,特務營就會完全分散開,然後全部鑽入地道之中,除了留下極少數的偵察兵監視,尋找機會以局部的優勢兵力消滅小鬼子。